高温与寒潮
本年鉴是对2010年全国气象干旱的全面记录、分析和综述。第1章描述2010年全国气候特点与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第2章诊断全国重大区域干旱事件的特征与成因;第3章分析四季气象干旱特征;第4章记述干旱的影响;第5章介绍抗旱减灾重大服务情况;第6章阐述2010年全球气象干旱特征、全球重大气象干旱事件及其成因。本年鉴比较全
本书是一本介绍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的指导手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类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大,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越来越引起中外防灾、减灾领域的普遍重视。本书在气象、科研、高校和业务等单位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服务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4篇36章,内容涉及区域规划、重大工程以及各类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
本书包括“气象基本知识”“气象灾害及防御”“气候资源应用”“气象与生活”四部分内容,既有对常用气象名词和术语的解读,还有台风、暴雨、洪涝、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避害”指南,又有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气象“趋利”方面的应用,内容通熟易懂,并配有图表、图片,便于读者理解。科学开发气候资源,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努力为广大读者提
山洪灾害是当今世界上防治难度*大的自然灾害之一。长江流域横跨我国三级阶梯,地质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降水丰富,时空变异大,流域内山洪灾害普遍发育,类型齐全,分布广泛,是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本书在山洪灾害影响因素分析、成灾条件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长江流域山洪灾害开展风险评估,并针对区域山洪灾害类型特点,提出
本书系国际展望丛书??全球治理与战略新疆域之一种。本书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所所长,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美国战略、气候领域政策等。本书围绕美国的气候外交政策,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公然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一事件,从政党基础、外交体制、经济因素、能源和产业结构、民意变化、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全球地缘政治变化等
《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国际谈判议题与国内行动策略》在梳理适应气候变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外主要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适应气候变化相关议题进行分析,对内主要针对国内不同领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策略开展研究,最后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并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研究与工作的思考和建议。《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国际谈判议题与国内行动策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程(第2版)(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干旱是水循环系统在特定时段与区域水分收支不平衡导致的水分短缺现象,其频率高、历时长且波及范围广,是对农业、生态及人类社会影响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高低纬度和海陆相三种过渡地带的重叠地,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形成了淮河流域“无降水旱、有降水涝、强降水洪”的典型区域旱涝特征。本书是在淮河流域干旱
本书是有关水文气象学方面的著作,对中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及气候等部分内容做了分析和研宄。书中阐述了变化环境下降水的相关热点问题、中国东部季风区概况、降水研宂的主要数据与手段、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特征及大气环流背景、WNPSH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MJO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冬季降水的影响、TC极端降水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