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学林漫识”以记人为主,着重考察近现代学人在治学、交游、处世中的轶事琐闻,由此展现他们卓然挺立而又相互砥砺的风范。第二辑“旧籍散议”以论书为主,集中研讨各类文史著述的编纂、传播及接受情况,借以探究新旧学人异彩纷呈的治学宗旨和学术贡献。第三辑“史案新勘”以议事为主,择取近现代文史研究中聚讼纷纭的数则个案,细致梳理考
《中国学术》由清华大学国学院主办,这本由刘东主编的《中国学术(总第39辑)》收录文章17篇,内容涉及西方政治哲学、中国儒家哲学、史学考古、艺术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包括8篇国内国外新近出版学术论著的书评。《中国学术》汇集了各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立论严谨、论证详实,又各有侧重,或为人文社会科学前沿学术思潮的探讨,或
《凌波微语》收录了作者陈建华近20年来的学术随笔,凡24篇,既有针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都市文学与视觉文化等议题的讨论,涉及史料与理论、文本与诠释,以及文学文化跨学科的方法论问题,又有对国内外求学和研究经历的深情回顾。“凌波微语”从曹植的《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一句借用而来。正如书名所表明的那样,《凌波微语/光
本书收录了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倡导文学革命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通过发表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文笔中饱含这先锋思想,从中可以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的胡适的风采。
《社会科学专家话大理》的内容涵盖了大理市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在这些领域里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与分析。
一本生动忠实的讲堂实录。 一次对钱穆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的梳理。 一个与国学宗师亲近的机会。 钱穆一生讲学不辍,育人无数,对现代中国学术研究影响深远。这本由叶龙记录整理的《钱穆学术文化九讲》收录了钱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香港、等地的9次讲演。内容涵盖思想、历史、文学、文化、政治、经济等诸方面。各篇互为补充,既有宏
《田青文集》共9卷,正卷7卷、附卷2卷。其中正卷计2600千字,收录了田青先生绝大部分的文章和演讲录,除已出版的专著、文集,还包括过去几十年散见于报纸、刊物、网络的学术论文、讲演、访谈及其他各类文章。卷一、卷二为宗教文化与宗教音乐领域的专著和论文合集,卷三为中国音乐史论领域的论文与专著合集,卷四、卷五为非遗保护与原生态
李素伯是现代卓有成就的散文家、诗人和散文理论家。然而由于他不幸英年早逝,生前只有一部散文研究专著《小品文研究》得以刊行,发表的其他诸多作品未曾结集出版。随着新时期学界对现代文学和散文研究的重新关注,李素伯其人其文也逐渐得到较为公允的评价。与之相应,李素伯的相关作品和资料也亟待我们抢救性发掘整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本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听到这句年轻人时髦的说法,笔者不禁心生感慨:青春难留,故乡难回!在求学与治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忘初心的同行者。笔者根据自己求学、教学以及治学的人生体会,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基本框架,结合当下博士生、青年学者在求学、教学以及科研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由此而产生的困惑、彷徨,撰写出相应主题
本书据1927年铅印本影印,王国维撰。全书二十四卷,分为艺林八卷,包含古史、古文字、古音韵、经字等方面的研究;史林十四卷,包含殷周史事、秦汉地理、西北史地、汉魏碑刻、两汉简牍、敦煌文书等方面的研究;别集二卷,讲述有关古代史地器物的论文。《观堂集林》在学术上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不仅推动了古代文字的研究,同样完善和发展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