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2个部分、30个小故事,由作者少儿时期的经历改编创作而成,为纪传体纪实文学。既有原汁原味的内容,又有虚构的具有故事情节的内容,比单纯的枯燥的回忆叙述,更能打动少儿心灵;同时作者笔触带有厚重的闽都乡土气息,字里行间折射出福州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真实的生活场景、历史环境。有史可查在台湾的福州籍名人有1千多人,特
本书系王婉迪根据沈津先生口述,结合相关史料文献,撰述成书的著名图书馆人沈津先生的传记文学作品。全书分为八个章节,作者根据常年不断地电话采访、信件往来,根据沈津先生口述及其他相关传记资料,介绍了沈津先生的家世、亲族、故乡,与上海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的缘分,往年历程,特别是在上海图书馆、美
本书详尽描述了抗战时期,顺德人民用生命和热血在桑基鱼塘、河涌水道密布的南番顺地区(南海、顺德、番禺)和日寇开展了无数次的战斗,与日寇斗智斗勇、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悲壮故事。书稿史料详尽,描写生动,塑造了一批热血抗日将士形象,既有对个体英雄的描摹,也有对民众集体群像的塑造,展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英雄气
该书是由周恩来与邓颖超的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子女共同撰写的回忆录,作者群体均在西花厅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有过亲密的生活或工作经历。此书通过回忆的笔触,细腻描绘了两位伟人身边的点点滴滴,真实展现了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生活面貌,情感真挚,动人心弦。作者以亲历者的独特视角,深情讲述了周恩来与邓颖超许多不为人知的生活片段与工作细
本书对“四野”老兵张在田日常生活中怀念战友的口述进行记录、整理,并经过查阅大量的党史、军史及相关人物的回忆录后,对其一生战斗生涯的再现。书稿讲述了张在田从1937年投身革命队伍并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基层指战员在山东参加抗日战争、在东北和华北参加解放战争的亲身经历和英勇战斗的过程,尤其是在四保临江、平津战役的战
本书是一部全面记录新中国海关创建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通过深入挖掘大量历史档案信息和当事人的回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海关奠基者们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共和国海关创建历史,对中国海关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982年到2002年这二十年间,近400万“中师生”(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下沉到城乡,支持城乡教育发展,数十年间他们各有各的人生传奇。如今“中师生”这一特殊称谓,早已被时间湮没,成了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在《师范生》中,李燕燕通过对当年的“中师生”的大量采访,向世人讲述了这个群体如今的生存现状,塑造了中师
本书围绕北航机械厂1952年以后的建厂历史,以小故事、记录或叙事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机械厂人参加北航教学、科研及生产的任务,为北航发展建设和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添砖加瓦的点滴故事,展现了在历史岁月中机械厂人的工匠精神、拼搏精神,为新一代的北航人传承和弘扬北航精神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激励着新一代北航人乃至全国千千万万
全书收录了作者从1992年至2023年采写的各类新闻作品80余篇,如《朱开甫卖厂卖房拯救濒危“国宝”木兰》《湛江4万农民自发传承国家级“非遗”》《吴川百位老板回乡当“村长助理”》《书记心系农民两年十进博爱村》等。
本书讲述了雨花台烈士蔡寿民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光荣事迹。蔡寿民(1899—1934),湖南常德人。1919年,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纺织科。1921年,赴湖南第一纱厂发动工人罢工。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湖南省总工会正式成立,蔡寿民任组织部长。1927年,总工会组织反英示威大会,成立湖南人民对英罢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