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出版及传播过程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包括生产与传播的新理念、新流程、新技术等,以更新学生对学术期刊出版与传播的旧认知,丰富并更新学生关于学术出版的知识储备。 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思维的快速发展,社交信息生产和传播领域的不断变革将人类社会快速引入到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新的
如何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培养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的新闻传播人才,是当今新闻传播业界、学界共同研究与关注的热点话题。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新闻教育应如何调整和变革?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核心专业技能?本书作者明确指出,掌握互联网的新思维、新本领至关重要。互联网不仅重构了传媒业,还重塑了
本书汇集了1978—1991年威廉·弗卢塞尔对人类传播现象的思考成果。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弗卢塞尔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16种姿态:书写、言说、制作、爱、破坏、绘画、摄影、拍摄电影、翻转面具、种植、剃须、聆听音乐、抽烟斗、打电话、录像和探索。 弗卢塞尔深入探讨了姿态理论与传播理论的关系,并试图将前者发展成
本书是以媒介经济与经营管理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文集,主要收录国内外媒介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研究论文,内容涵盖媒介经济、媒介经营、媒介管理、媒介产业等诸领域,坚持基础性与探索性、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的原则。本书较好地反映了媒介经济与管理研究的学术前沿以及该领域学术研究的争鸣和创新,有助于推动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对促进国内外媒介经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是当下中国媒体发展的新动向,但在新闻专业的实际教学和新闻行业的日常工作中,尚未达到新旧媒体的融合无间。本教程试图从教学端为这一难点的解决提供参考。本教程以案例为基础,侧重融媒体传播中的“采、写、摄、编、播、评”全业务流程实践分析。相关案例覆盖文字、图片、视频等融媒体报道形式以及报纸、公众号、网站
通过本书,读者将深入了解开源情报(OSINT)专家使用的情报技术。这本书作为收集公开可用数据和理解情报生命周期的参考,将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情报。本书研究的都是真实的案例,以更好地阐述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本书还包括当寻找开源信息时,应该实施的策略,并像对手一样思考的关键艺术。本书聚焦的重点领域,例如但不限于深入海洋的黑暗
本书分为总报告、政策法规篇、数字包容与可持续发展篇、媒介素养教育篇、比较借鉴篇五个部分,秉承“行动的蓝皮书”方法论,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政策研究,探讨数字包容框架下的公民数字素养提升需求、现状及其在发展领域的应用,聚焦视障青少年、老年人、乡村女性等不同群体,汇集城乡媒介素养经验,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包容性的媒介素养
本书为第7本未来媒体蓝皮书,由厦门理工学院、福建省重点智库福建未来媒体智库、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未来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网络视听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组织编撰,以“智能视听:驱动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聚焦2023~2024年我国视听产业在智能新时代下所面临的创新与挑战,分析了2023年未来媒体发展现状
1838年至1949年,中国出现了近800份石印报刊,主要包括《述报》《点石斋画报》《时务报》《晋察冀日报》等。这些石印报刊丰富了报刊的形态,及时有效地传播了各类资讯,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然而,报刊的内容历来是报刊史研究的重点,媒介技术受到的关注度较低,目前针对中国近代石印报刊整体历史的系统性学术研究尚付阙如,这
《媒介批评》(第十八辑)的核心话题为网络微短剧。网络微短剧是行业协力创新的结晶,反映出大众在心理和文化层面对短平快内容的渴求和接受,已成为短视频时代下媒介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书稿以国产网络微短剧为切入,讨论这一新型视听形态的阐释和发展,揭示其在网络影视创作上的巨大潜力。同时,书稿还关注到了在人工智能赋能下,网络微短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