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乡村振兴为时代背景,生动地记录了陕西榆林靖边县东坑镇伊当湾村通过理念重塑和实践创新,从一个备受沙漠袭扰,地贫、缺水、偏远的小村庄,发展成为“西北蔬菜第一村”,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鲜活历程。全书重点塑造了三平、海彦等一批乡村振兴“领头雁”,以及铁娃、喜林等一批回乡创业的新农人,从细腻且独特的视角深度透视乡村
本书以虽平实但不乏技巧的文字向读者讲述了从业以来亲身经历的或感人,或有趣,或发人深省的故事。既描写了病例救治过程的曲折惊险,亦表达了作者对处理“病”与“人”关系的思考,更有对自己30余年从医心路的剖白与反思。既呈现了医患之间存在的矛盾,也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些故事短小精悍却反转颇多,呈现出黑色幽默的风格。
本书,讲述了上海及浦东的历史变迁,展现其从落后走向繁荣的历程,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作者从上海起源以及“上海”地名讲起,近代经历了诸多变革,外滩成为金融集中地,而浦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落后状态。直到1990年,中央宣布浦东开发开放,为其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本书生动地讲述了诗仙李白的一生。年幼好学,早年颂诗,喜剑术,为追求理想辞家远游,一生之中都怀着爱国之心寻求着一展才能的机遇。然而命运多舛、社会动荡,使得他的一生起起伏伏,愿望终没能实现。然而坎坷的人生际遇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位置。他的豁达、洒脱、执着而不放弃的精神,直至被牵连流放,至死仍不忘初心的情怀,比诗词更
本书是一部自传体纪实文学。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孩,14岁被送往美国独自生活。因为语言障碍,父母不在身边,在陌生的环境中摸索成长。最终克服重重困难,考取宾夕法尼亚大学,如愿成为一名医学生,实现了自己的美好梦想。作者从亲身经历出发,普通又不普通的成长历程,每个转折点都足以激励深陷迷茫的人。她的经历,能够让人体悟到无论现实怎样,
本书是一部聚焦科研一线风采的新闻作品集。本书共收录《刘刚:科技成就“土豆”黄金梦》《王猛:在原子世界里求准求实》《邸多隆:把科研做在陇原大地上》《李丁:九年民勤治沙,荒漠化治理创新与传承》等60篇作品。本书通过兰州大学新闻学子的独特视角,生动讲述了科学家们的科研故事,传播了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与家国情怀。这些作品不仅为读
本书稿是许廷敏先生追忆往事的回忆性著作。作者通过对自身往日生活的叙述与评论,揭示了我国社会长期以来的进步与发展。通过对个人成长历程的回顾和思考,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及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进行了描绘与讴歌。总体而言,书稿结构完整,基本以时间为线,串联起四十余篇小故事,内容充实,具
本书是一部新闻作品集,编入2024年内在国家、省市各级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反映大连市工会工作的新闻报道200多篇,分为言论篇、消息篇、通讯篇三部分,记录了2024年大连市的工会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文章真实记录了一年来大连市百万职工建功新时代的卓越贡献,见证着产业工人劳动筑梦的时代风貌,展示着工会
本书稿系一部真实记录中国游客及驻外人员在也门遇险,幸而被祖国整体搭救安全返回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2015年初,内蒙古青年张阿美、和文波前往也门共和国索科特拉岛旅游,因也门本土战火燃起,导致岛上航班停飞、航船停运。在滞留期间,张阿美、和文波得到向导阿里的无私帮助,并结下深厚友谊。在滞留19天后,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中
本书稿系一部传记作品,作者通过朴素的文字、生动的描述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1977年近20年间中国普通百姓简单淳朴的日常生活。作者从小处着眼,以青少年的视角,摘取了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生活片段,比如中小学生的学习、娱乐情况,去街道小厂做小工的经过,街坊邻居的相处模式,等等,展现出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