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传播学理论视角,重点探讨媒介化时代的技术、社会变迁对科学传播带来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在媒介化社会中,借助高互动性的网络新媒体,科学传播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密切沟通的桥梁。全书分为四编,共11章。第一编介绍了媒介化时代科学传播的概念与背景,重点分析了科学传播概念的演变及媒介技术变迁对其的影响
本书系资深报人多年从业智慧的结晶。作者深耕新闻采编一线二十余载,在时政报道、评论撰写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本书立足传统媒体转型关键期,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聚焦主题宣传创新、舆论监督深化、突发事件报道机制优化等核心议题,直面当前报业面临的挑战。全书重点选择报纸采编工作中最重要、最难做好的几大块内容,如主题宣传、舆论监督
本书以《科学》(19151949)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为基本,通过对杂志的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全面展示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过程,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的逻辑分析,传播内容与社会的互动变迁关系的梳理,以及传播主体采用的方式和策略的选择。此外,
《古文献研究》(第十三辑)是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文献专业出版的学术论文集,以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旨归,以与兄弟专业交流,向各地同行求教,借以促进我校的古文献教研工作为宗旨,主要收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文献专业教师、硕博研究生以及外校同行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撰写的论文。本辑分经学研究古文献论丛两个板块,涉及经学、
本书支撑2025年上海科技传播大会的重要材料,是2025年上海科技传播大会论文集,所选论文主要围绕推动科技传播发展转型的策略和建议、促进科普人才队伍发展和壮大、有效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提升公众构建科学思维的策略和建议、新兴技术赋能科技传播的模式探索、自媒体发展的风险对策研究、推动科技传播走向国际等议题展开,呈现了科技传
本书拟通过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无障碍服务保障、无障碍服务现状调研及分析、对比的研究,对公共图书馆无障碍服务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公共图书馆无障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服务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及问题产生成因,并收集国内外已有的好的服务案例,以期借鉴好的做法,为公共图书馆无障碍服务提出好的建议、解决痛点的方法。为国内公共图书馆提供
本书共8章。第1章介绍RAG技术基础,帮助读者建立对RAG技术的全面认知。第2章介绍RAG系统的核心组件与实践,帮助读者掌握核心技术与基于Python库的实践。第3章介绍高阶RAG技术与实践的细节,帮助读者掌握进阶技术。第4章介绍检索与问答模块的优化,全方位讲解优化策略。第5章介绍模型推理技术,加速RAG技术的落地。第
《报为中用?——上海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定位与变革(1872—1912)》聚焦晚清上海的新式报刊《申报》,细致展示了它如何通过借用传统体裁、引述圣人之言以及转载京报等方式,最终成为一份中国的报纸。本书表明早期中文新报并非一种尚未“成熟”的媒体,而是在跨文化情境中形成的一种创造性成果;亦考察了报刊在推动社会与观念变革、塑造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集刊创办于2004年,从创办伊始便以学术质量为重,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关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也致力于拓展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研究主题不仅围绕新闻传播学前沿领域与方向展开,也推动新闻传播学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美学等学科的跨学科交流;主张应用思辨研究、质性研究、量化研究与
在国际背景的冲击与竞争下,电视媒体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书通过对中外电视的案例研究,结合具体竞争环境分析,力求找出中外电视节目创意的基本规律,注重科学、全面、以及实用和个性的结合。为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第二版针对近五年国内电视节目的发展和创新进行分析,着重分析近年来国内创意节目的发展和成长,并介绍国外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