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背景下,本书*对新中国成立75年来(1949-2024年)的法理学研究历程进行专题回顾、系统梳理、总结评析,呈现几代法理学人生生不息的知识积累和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是一项“知识考古式”的学术成果。在“教学式科研+科研式教学”的理念引领下,本书*细致分析微观标识性概念从初步的提出到内涵
《职务犯罪审判指导》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主办的针对职务犯罪案件审理的业务指导和研究性出版物,以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权威为编辑宗旨,通过法律适用分析、法官会议纪要、实务释疑、经验交流等形式,固定审判、调研成果,为刑事司法人员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提供有针对性和权威性的业务指导和参考。《职务犯罪审判指导》全
《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第三十辑)分为国际私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比较法与其他、国际法资料等几大部分,主要探讨了如下议题:欧盟诉中国知识产权“禁诉令”案研究、区块链在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执行中的应用——机遇与挑战、ISDS改革视野下国际多边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构建方案及实施路径、中国履行《第一阶段协议》知识产权保护承诺的实
本书共收录了15篇文章,分布于“专题研究”与“译文”两大模块。“专题研究”部分内容分别针对遗嘱监护指定、店员代理、表见受领、代偿协议、权益侵害型不当得利、违约损害赔偿计算、股东会书面决议、责任保险人和解、政权中介机构虚假陈述、家务劳动补偿以及涉及数字社会的文章,各篇文章的理论性和针对性均较强,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
《金陵法律评论》是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期刊编辑部组织编写的连续出版物。2024年卷收录文章14篇,涉及法理哲思与法律文化、区域法治与法治政府两部分。法理哲思与法律文化由5篇原创文章与1篇译文构成,主题包括探究传统诉讼法律文化的书写新范式、以pietas概念为中心探讨古罗马家庭道德的法律化、以乾隆朝的孙嘉淦伪奏稿案为例考
本书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主办,是一个由光华法学院青年学者主持的法学学术共同体平台,目前一年出2辑。本书以文章集结的形式,通过书面交流,传播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推动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沟通与交流、促进法学教学和科研发展。本书以光华法学院学者为核心,以优秀青年学者为主要力量,汇聚中外法学名家,围绕法学前沿与热点问题、法学理论
本教材立足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涉外法治建设、参与全球治理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和作用的客观实际,针对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储备不足的现实问题,直面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客观需求,依据最新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与公约,结合我校法学专业20年来《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经验,在我
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每年处理大量与工程造价有关的建设工程纠纷案件,因工程造价的单一性、动态性、专业性、大额性,使得建设工程造价纠纷引发的案件成了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疑难杂症”,不得不借助于工程造价鉴定意见。为了规范工程造价鉴定行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8月发布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GB/T51262
职工权益法律知识微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篇、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篇、工伤与社会保险篇、劳动争议处理篇、建会入会篇、欠薪维权篇、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维护篇,全面覆盖职工权益,助力职工权益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家涉及公职共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劳动法,是指所有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们所学习研究的劳动法是广义的劳动法,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本书通过对中国劳动法律体系进行梳理,对我国有关劳动法律的基本情况、特点、调整对象、主要内容等进行介绍,并辅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