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写作背景是70年代的冀东村庄,以村野、乡土、乡亲、衣食住行、老物件、乡土娱乐、童年趣事为线索,以村庄的历史变迁为背景,以童年和少年时期在村庄生活的所见所闻,以及父老乡亲们的逸闻趣事为依托,力图还原时代背景下的村庄生产生活场景。通过村庄的发展历程、先贤轶事和传说故事,让村庄的后来人以及村庄的游子们了解村庄,认识村庄,
本书是一本记录浙江援青十五载的图文书,2024年是浙江援青的第十五个年头。十五年来,浙江共选派两百多名干部人才,为海西在产业、民生、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方面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梳理了浙青两地十五年紧密联系的历史,记录了十五年来前后五批浙江援青干部人才在高原艰苦奋斗的风采,书写了十五年间海西州沧海桑田
2024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3“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他们中,有的心系“国之大者”,带领团队攻克中国铁路牵引传动系统关键技术;有的严格按标准流程“发号施令”,用工作“零差错”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有序;有的三十六载永葆初心,扎根秦巴山区养护维修钢铁大动脉;有的满怀赤诚,
《唯有医生看透的人性。医护篇》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医院每天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听医生们亲口说。“全民故事计划”主编,国内十余位青年医生撰写的纪实文学之作,为读者带来贴近真实的医院众生相。本书稿是系列作品《唯有医生看透的人性》第一册,全书以十余篇发生于医院的真实纪实故事为视角,呈现出了一幅医生与患者的人间百态画卷。站在重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手法表现了欧百川及其率领的由贵州籍少数民族子弟为主组成的82师的历史故事。全书分为21章,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走访调研、口述等史料为参考,正面回应了82师历史地位和社会评价,肯定了“黔军”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巨大牺牲和历史贡献。本书篇幅宏大,历史背景交代清楚,故事细节描写生动,以讲故事方式和高可读性展现了
这是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内容是对冯时林走过的大半生历程的反映。《人生之旅》行文质实,内容翔实,可以让读者全面了解冯时林同志青少年时代的成长、参军入伍期间的历练、浙大毕业留校后的工作业绩、晋升中量大副校长后拓展事业的成就、申请更名中国计量大学、学校计量博物馆及博士点的申报成功等工作;特别是作者本人心路历程的叙述,细致入微
本书是一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主题出版物,是一部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制作经历的纪实作品。本书以档案资料为主,以回忆文章、研究文章等资料为辅,分“征集·初选”“再拟·竞赛”“公布·制作”三个部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完整、真实、鲜活的国徽设计、诞生和制造的过程,以及那些设计者、创作者们在拟制过程中的
在作者三十岁这年,他发现自己的母亲开始变得健忘。一开始只是忘带钥匙、做饭忘记放盐或者重复放盐这些小事,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忘记自己家在哪里、认定儿媳妇偷自己东西,再往后便是出现幻觉、精神分裂、抑郁、狂躁……直至渐渐丧失语言和行动能力。自2010年10月母亲出现健忘信号起,作者放弃自己的事业将全身心都投入到对母亲的照顾中。目
本书稿系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书稿上卷以2012年“中国好人”黄山放绳工李培生20余年在黄山的悬崖峭壁间“飞檐走壁”,守护黄山清洁的事迹为主线,分五个章节从不同角度展现他爱岗敬业、不畏风险、任劳任怨的精神。下卷以2021年“中国好人”黄山迎客松守松人胡晓春的事迹为主线,讲述42年来19位黄山迎客松守松人的传承和他们的敬业故
《复市记忆》是由新余市委老干部局在新余市复市40周年之际编写的一本老干部回忆录。全书收录了32名老干部的回忆文章,呈现了新余复市40年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老干部艰苦奋斗、昂扬拼搏、敢闯敢干、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为新时代新余人干事创业、续写华章凝聚智慧合力,提供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