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勉文库”系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部分著名学者的著作选辑,文库的选编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持。收入“思勉文库”的著作尽管研究的角度不同、对象各异,但都在不同的意义上展现了历史衍化与逻辑脉络的统一。
《现代中国(第14辑)》的编刊宗旨乃在专业的学术刊物之外,兼具强烈的现实及文化关怀,以“20世纪中国”为讨论对象,保持一种延续着传统而又关注着当下的目光。本辑设“演讲”、“论文”、“书评”三大栏目,所收各文学理精到、逻辑明晰、表述晓畅。
《中国学术(总第30辑)》的开篇是1904年北京菜市口执行的一次死刑,它虽然是菜市口执行过的数不清的死刑之一,却又具有特殊意义。其一,受刑者王维勤杀害多人,施于其身的是极刑中的极刑--凌迟;其二,他是中国最后一批被凌迟处死的倒霉蛋之一,此前法律改革已经开始酝酿,此后不久凌迟之刑即被废除;其三,此时正值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
居易室文史考察
本书收录了吴秋辉的遗稿,内容包括《中国文字正变源流考》、《齐鲁方言存古》、《周易考略》、《诗经正误》、《楚辞正误》等文章。
《思想光谱》是一系列读书随笔的合集,首发于《南方都市报》。在这些文章中,作者从人的基本问题出发,通过类似光谱分析的方法,借助启蒙以来主要思想家的理论贡献,用明白通晓的文字考察影响人们行为的多种重要观念,内容广涉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并希望这类观念考察能够帮助人们清晰头脑,明辨是非,从而更好地展开自
众声喧哗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面对众声喧哗的9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复杂状况,对话也许是一种比较合适的应对方式。对话涉及人文精神的讨论、知识分子的分化、大众文化的兴起、新保守主义的出现、文学的多极化趋势、文学批评的失据、诗歌尴尬的境遇、网络文学的“横空出世”,有清理,有分析,有评价,多少能够反映
《学术随笔·守先待后:文化与人生随笔》汇集的文字,按内容可归为四类:“文化守望篇”反映对当下社会文化包括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与建设性的意见;“教育反思篇”搜集了对大中小学教育和文科科研之体制与现状的检讨、省察与建议的部分文章;“人生拾贝篇”是个人读书、生活经历、实践的感悟、体验;“没齿难忘篇”则记录了对亲人、师长的缅怀。
于2009年4月21日正式启动的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是为响应党中央号召、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而举办的一项学习活动。该活动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举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承办,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组、人民日报社、新闻出版报社等单位协办,旨在通过定期推荐书目、举办读书讲坛、邀请名家导读
本书共分五部分,收录了《桃、桃花与中国文化》、《图腾崇拜与人类文化之初分》、《论文化及文学的全球化、民族性与多元化问题》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