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生动展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及美丽风物风情的纪实文学,主要记录了跟随内蒙古美术“双万”创作采风团一路从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见闻和感受,以及画家们创作“双万”长卷的辛苦历程,重点塑造了安玉民、孙志钧、何加林、段铁等参与创作的中国著名美术家的形象。本书笔墨细腻酣畅,描绘了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壮美的风光和丰富的人文传
《一个全球主义者的理论探索之路:我的学术生涯与旨趣》是我国著名政治学家、“我国全球学交叉学科创建者”蔡拓教授40余年学术人生的回忆录。作者从学术生涯的视角去追忆、梳理、审视自己的一生,总结自己的人生得失与感悟。上编(1至7章)概括了作者的青年时代和学生生活,梳理总结了学术生涯的三大阶段,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学术工作、成果和
本书讲述松花江绵长的文脉,对大河两岸的滋养。同时围绕松花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科技创新和水利民生等主题,展现新时代松花江流域人民勤劳勇敢、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本书集结了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报告会报告文稿以及报告会后采访实录、人物专访、电视纪录片文字等内容,分三个篇章,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大移民场景,集中反映了南水北调这项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正式通水前后,渠首水源地干部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书中人物皆是在移民迁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2024年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建院70周年庆。70年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院士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扎根西部,不计名利,忘我奉献,为甘肃、青海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全面记录了他们的科研人生历程和重要科技贡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科普性、可读性、故事性,有
本书讲述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是新时代党的重要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
书稿为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了中国首个王牌飞行员乐以琴热血报国、为国牺牲的英勇事迹。乐以琴是雅安芦山人,1937年的夏天,23岁的飞行员乐以琴在杭州、上海一带,以7天击落6架日军飞机的惊人战绩,成为中国空军史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后在南京保卫战中血洒长空,不幸殉国,年仅23周岁。2014年9月1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本书主要收录了2019年至2023年二十余位浙江电力行业作家发表在报刊上的中短篇报告文学。均为电力题材,聚焦电力行业发展,关注从业者和服务对象。作品不仅介绍了电力行业的发展,还详细介绍了电力行业从业者的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着重刻画了行业先进典型人物如时代楷模钱海军、全国劳动模范徐川子、浙江工匠江婷等。
本书是有关苏轼的一部传记文学著作。全书始于“乌台诗案”后苏轼贬谪黄州,终于苏轼黄州任满迁转京城,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经历作为其人生的重要剖面加以研究、解读,同时深切回顾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仕宦、交游、创作等事。该书通过苏轼这一时期的诗文、史迹、逸闻轶事将其该阶段的人生故事串联起来,以细致入微的笔触进行了大量人物和场景描写
本书共收集了30个关于东北抗日联军从1931年至1945年期间,在东北地区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故事,涉及东北地区党组织建设、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武装建设以及东北抗联开展游击战的情况,主要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立进行长达14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谱写了东北抗联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打击日本侵略者、反对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