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诗》是闻一多先生的古典文学论文集。全书收录了作者18篇论文,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神话为中心,对古代文化的考察;二是以《楚辞》为中心,对先秦诗歌的考察。作者认为神话是一切文化尤其是文学的源头,研究神话同研究诗一样,都是要清理自上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心灵史”。
《复旦中华文明研究专刊·治气养心之术:中国早期的修身方法》围绕中国早期(先秦至西汉)的“修身”方法,分“基本思路及表达方式”“心、气及身体观”“儒家的修身论”和“道家及法家的修身论四部分,共收录了17篇论文,从文献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视角展开论述,对相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宗教与美国社会》系列丛书出版的主旨是为促进国内学界对美国宗教以及其他相关议题的研究。鉴于宗教在美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重要性,研究美国宗教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同样鉴于宗教在美国对外关系中的作用以及美国在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可以说宗教研究不仅是美国研究,而且是国际关系研究的知识性和学术性
本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人生如禅,禅即人生。让我们于黑白浓淡之间随蔡志忠先生感悟禅的智慧。本书是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特别授权,以日历本的形式,辑录了蔡志忠先生撰写的发人深省的禅宗故事,包括深入浅出的佛学道理,以及妙趣横生的彩色禅画,漫画。既方便大家辑录人事
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是佛教全部学说的三大组成部分。戒,是用来防非止恶的;定,是用来息虑静缘的;慧,是用来断除烦恼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佛教人士修学的基本内容。《定慧初修》收录了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论述的摘要(首篇《修止观与参话头》为南怀瑾的老
《楞严经》是我国禅宗、净土宗依奉的一部重要经典。自唐以来,仅是它的注疏就有一百多种,至于寺院内外的诵持讲习则更为普遍,有名的楞严法会就是据此建立的。《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由唐代般剌密帝译出。经中主要论述了根尘同源,缚脱无二的理论,以及二十五圆通法门。明末高僧智旭评价说:此宗教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中的蜜,一作密),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四○四年)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纂要、注解、夹颂、宣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各种注疏达一百多种。经中主要论述了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
《<道藏>图像研究》是在我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参加工作后,我进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工作岗位。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我一直希望能把宗教艺术史和文化产业研究结合起来。后来我以博士论文为基础,一方面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另一方面做了诸多拓展研究。《<道藏>图像研究》主要是di一方面的工作成果,由于内容相对独
该书认为,宗教是社会的产物,也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解放前,基督教“本色化”、“本土化”是外国传教士的一种宣教策略,或者是中国信徒和教会寻求自立的目标诉求,互动双方是外国差会和包括基督教会在内的中国社会。解放后,基督教本土化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成为中国传道人员的宣教策略,以及信徒和教会寻求融入中国社会的目标诉求。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