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藏,著名佛教学者,三论宗创始人。吉藏七岁出家,十九岁复讲经论。隋时在嘉祥寺宣讲三论,听众千余,唐初被征为统领僧众的十大德之一,备受敬重。本书着重讲述吉藏的破邪显正学说、二谛学说、中道学说、解脱学说、佛性论学说、判教学说,分析其《中论疏》《二谛义》等,概括其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姚广孝》叙述了明朝政治家、佛学家、“缁衣宰相”姚广孝备受争议的一生。写明其从一个贫家子弟到助朱棣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推动和决策靖难之役,最终实现政治理想的经历。也记叙了其在永乐朝的主要政治作为,如主持重修《明太祖实录》、纂修《永乐大典》等,以及其在文学,尤其是佛教思想方面的成就。
钱穆是“现代四大史学家”之一,学界尊之为“一代宗师”。又在民族危机深重之时,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复兴中国文化,振兴民族自信。本书以钱穆生平经历为线索,论述了他所创建的独特的文化史学体系,以及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与思想,展现了其“文化神州系一身”的精彩人生。
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国在俄国的对外政策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俄国以保证在中国生活的俄俘后裔的东正教信仰为由,在得到清政府的同意后,开始向中国派驻东正教使团。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不仅是一个宗教组织,还具有驻华代表处的性质,而且是一个独特的学术机构和汉语、满语实践教学中心。包括比丘林在内的不少使团成员成为卓越的汉学家。本
《圣经》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故事》是为了方便主日学的孩童方便记忆才单独从《圣经》中提选出的。严格说不该用故事一
关剑平、释光泉主编的《禅茶--礼仪与思想/禅茶文化论坛丛书》分为仪式与思想、清规与茶礼、茶文化与文学、茶文化资源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了从本膳料理到怀石料理及其禅宗思想、茶与罗汉供、清规考述、茶与禅在唐宋诗歌中的流变、宋代僧人诗歌中的饮茶生活、佛教三论宗祖庭南京栖霞山的茶文化遗产等。
约瑟夫·坎贝尔是20世纪伟大的神话学大师,因其对神话的独特解读在西方享有盛名,他提出的“英雄之旅”的模型为人熟知,这一理论推动了西方流行文化的发展,使坎贝尔成为众多艺术家、学者、政治家的灵魂导师。《英雄之旅》由坎贝尔与世界各领域的精英人士的对话交织而成,颇具巧思。这些人士包括诗人罗伯特·布莱
本书为论文集,主要设有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个栏目,其中汉传佛教部分下设教史研究、义学研究、佛教与传统文化。本期共收录19篇文章,主要来源于全国从事佛教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以及佛学院的老师、研究生等,皆为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神话学的入门书,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于1928年。作者是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文学院院长谢六逸先生,他在书中将神话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历史考察,他提出神话学就是民俗学或者民俗学就是神话学的观点。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高校文学、文化学专业的学习者、研究者及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禅宗与道家》全书分为两编。上编为“禅宗与佛学”,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惠能的事迹,禅宗的语录、公案、机锋和棒喝,参禅的方法,禅学与理学的关系,禅宗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影响,以及闻名遐迩的丛林制度等,作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道家与道教”,对隐士和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