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师(1357-1419年)格鲁派创始人。本名罗桑扎巴,生于青海湟中,藏语称湟中一带为“宗喀”,故被尊称为宗喀巴。十五世纪初藏族著名佛学家、哲学家。本文集共有22册,300多种藏文古籍文献。本文集内容包括:人物传记、闻法录以及密集、胜乐、医学、因明、逻辑学等。宗喀巴在巩固和维护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推动藏汉民族团结
本书是赫丽生的重要著作之一,本书虽然是研究古代希腊宗教的专著,但同时它能够帮助我们从更深层面认识古希腊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乃至整个古希腊文化,因此,对于研究古希腊宗教、文艺、哲学、历史的专业人士以及所有对希腊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本书确是难得的参考资料。本书从神秘的祭奠和再生仪式入手,广泛涉猎戏剧和史诗,旁征博引了雕塑
《古希腊宗教研究导论》无疑是赫丽生最重要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她明确地提出并令人信服地用大量例证阐明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可以说,作者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了古希腊人的宗教思想和宗教实践,为读者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反映古希腊宗教演变的全景画。虽然作者的着眼点是宗教,但她用于阐述希腊宗教的资料涉及考古学、文学、神话、哲学、历史、词源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佛、道等宗教文化的影响,同时,传统法律也规范、形塑、影响着宗教行为和宗教规范。本书以道教戒律为中心,探讨宗教规范与我国传统法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唐代的律、令、格、式与道教戒律的互动,逐一梳理,从每一个具体的法条在细节上诠释国法与教规的相互影响。比如,国法调整的多为涉及刑事方面的重
本书为河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河南省基督教协会组织编写的关于河南基督教历史上著名爱国爱教人士事迹的书稿。具体事迹包括:为营救西路军将士献身的基督教爱国人士——烈士高金城牧师,郑和甫——中华圣公会第一位中国籍主教,基督教中国化的践行者曾友山主教,爱国爱教、敬业奉献的郭农山先生,基督教爱国人物——豫北名医段美卿,愿
桑耶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桑耶镇中心,于公元8世纪由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主持修建,历史12年,史称西藏第一座佛教寺庙。该书主要阐述了桑耶寺的修建情况,特别详述了该寺历次维修时的规模、民工数量级民工工资等,对研究西藏历史、宗教以及人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弘一大师自述》是李叔同的人生自传,收录了他各个时期的自述文章,他详细回忆了自己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艺术创作、教育事业、佛学修行等重要阶段,对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鉴赏、治学悟道、佛学修养娓娓道来,看见金刚怒目,看见人生正念;看见菩萨低眉,看见悲欣交集。既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回顾,也有对于人生、艺术、教育、修行等方
民间信仰是传统社会中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读传统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思想文化的关键要素,影响着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本书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分别从五个角度分析了与民间信仰相关的因素:地理环境与民间信仰的形成及功能、文化要素分析法视野下的民间信仰、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民间信仰、山西民间信仰的地域性、山西民间信仰
本书为名人传记类作品。李叔同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书中收录了李叔同传世作品中关于其生平经历、艺术成就、治学心得等内容,附录收录了丰子恺、夏丏尊、启功、朱光潜等文化大家对李叔同的回忆性文章。全书共有六个部分,分别为人生浅谈、艺海泛舟、灵魂自白、师友故人、诀别之音,选取的大部分都是李叔同在不同时期的文章、讲
本书是关于李叔同的传记。他从小家境优越,饱读诗书。15岁时便能吟出令人惊艳的诗句,其才华惊人。后其经历不圆满的初恋,醉心艺术,并培育出丰子恺、刘质平等各领域的人才。而他本身,也是一个集诗词歌赋,绘画文学戏曲于一身的绝代才子。作词《送别》家喻户晓,历经几十年传唱至今。本书用优美的文笔,以叙事散文的形式,再现弘一大师李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