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布和的诊所,位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腹地的西哲里木镇,一个叫塔拉艾里的村庄。村子西侧是一座山,山不是很高,却很有姿态,从西北向偏东南绵亘,犹如一条卧龙,当地人称之为“卧龙山”。笔者从2003年4月起,带着摄制组,对王布和医生进行过多次采访,书中记述的都是这十几年来的耳闻目睹。王布和的诊所就坐落在卧龙山脚下河湾处平坦的地方
本书以报告文学表现手法介绍了中宁县30多位优秀医生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他们在临床一线、健康扶贫等领域的突出贡献。这些医生不仅医术精湛,更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他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秉持工匠精神,铸就医者仁心,积极投身健康中宁建设,矢志不渝地维护人民健康;他们立足岗位、兢兢业业,为健康中宁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本书
本书为纪念文集。2024年是泰达控股成立40周年,认真总结回顾泰达控股40年改革发展历程,是激励泰达控股在新时代开新局、启新程的精神动力。本书在查阅历史文献档案、举办发展论坛的基础上,结合泰达控股所属各子集团、上市公司对本领域产业板块发展历程的总结,系统梳理了改革发展历程,挖掘和讲述身边鲜活的“泰达故事”,共计收录作品
本书以生动的文笔、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和丰富的史料,讲述了中国铁建第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盾构公司,一马当先,潜行地下,急济南所急,干泉城所需,调集精兵强将,迅速组建“济南黄河隧道工程项目部”,克服种种困难,战胜悬河天险,安全有效高质量修建“穿黄隧道”的先进事迹和奋斗精神。
2014年3月14日,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2024年3月14日,《中国水利报》推出“十年回响”专号后,形成良好反响。报社在把“3·14”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宣传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主题主线的同时,计划出版“十年回响”新闻作品集,实现重大主题报
本书通过实地调研和采访,生动记述了罗江区委区政府近年来全神贯注、全力以赴,营造良好的制种生态环境,以此倾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带领罗江人民以种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使罗江区一跃成为国家级水稻油菜制种基地的历程,歌颂了罗江良种制种人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所发扬的不畏艰难、实干担当、创新发展的精神。
这是一部以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冯屯镇小杨屯村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张国忠为原型的长篇报告文学。讲述了张国忠在73年的风雨历程中,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带领小杨屯村父老乡亲战天斗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将一个十年九涝的“要饭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小康村的传奇故事。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中科院的专家学者多次到小杨屯
本书以时间为轴,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入手,通过讲述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凡人故事,勾勒出“中国人的一天”,折射当代中国的民生百态,全景式地呈现当代中国社会画卷,展现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浓缩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读懂当下中国。本书内容积极向上,故事贴近生活,体例新颖,图文并茂
本书是一部以沿海县域经济发展为题材的纪实性文学作品,作者以原射阳县发改委主任的视角,回顾自己在任期间,射阳县委、县政府直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带领全县百万人民砥砺前行、奋力爬坡。贯穿全书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搏激情,昂扬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主旋律,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射阳现象”,不仅为县
本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聚焦城市发展,选取人均GDP全国第一的工商名城无锡为切入点,全方位、多层次展示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全书共15个篇章,情节跌荡起伏,环环相扣,以文学的手法呈现“建一流地铁创运营典范”,先后采访180多名亲历者,热情讴歌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全身心投入城市建设的一批改革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