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共三千六百一十八字,主要内容是要大众发菩提心,求无上佛道。而发菩提心必须正确,以八种方法来分别,再接十种因缘启发它。我们发菩提心不能间断,必须要每天发、时时发、念念不断地发。
本书内容涉及提婆、世亲传记及其论典问题;唯识学上识变问题;境由心生之宇宙人生观问题;弥勒信仰之起源及其应化事迹问题;顺治皇帝出家等诸问题。
本书包含了切斯特顿所著的两种传记:《方济各传》和《阿奎那传》。这部简短的中世纪人物传记趣味盎然、引人入胜又不乏深思。前者讲述了方济各从年轻时归信到晚年领受圣痕的经历,呈现了这位圣徒传奇却又真实的一生,让读者看到,他的祷告、贫穷、苦修、对自然的爱,以及他的各种异常之举,都源于他对基督及他人诚挚的爱。后者对比了阿奎那与方济
将上古区分为神话和信史,并加以科学性和实证性的研究,这是中国现代学术转型最重要的实践之一。神话古史话语系统对立互补、缠绕共生的关系及发展过程是中国现代学术建构与认同中非常重要的面相,但遗憾的是,历来对中国现代学术史的研究大都关注史学、哲学、政治思想方面,忽略甚至遗忘了神话学。本书在重勘神话进入中国学术界过程的基础上,探
本书结合大量精美的古代佛像相关的图片,为读者详细讲解古代佛像的特征、历史传承以及真伪的鉴别方面的知识,用通俗易懂而又专业的笔触,为收藏爱好者能够了古代佛像的特性、识别真正的古代佛像提供有力帮助。
锦州北普陀寺坐落在锦州城北10里关外第一佛山北普陀山上,传说它是观音菩萨在中国北方的显化道场。锦州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历代高僧大德、文人雅士留下众多的楹联、诗文,是古寺千年沧桑的见证,为这千年古刹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本书从建筑、佛宝、高僧、逸事等多个角度,讲述了锦州北普陀寺的历史变迁,介绍了重建后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季羡林谈佛》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宗教传统和研究的心理学智慧》探讨和论述心理学和宗教学中关于宗教心理行为的解说与干预。宗教形态的心理学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科学的含义,即科学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科学家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宗教心理的研究。这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是宗教的含义,即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
本书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深入研究,肯定了“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将道教提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期在重新建构道教思想体系。书中指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虽然不同于儒家与道家,但其思想源流却又离不开这两家,它从一开始就是以儒道互补为特征的。
《圣经文学研究》已被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2014至2015年度来源集刊。为适应圣经学术研究蓬勃发展的需要,本刊自2014年起改为半年刊。 《圣经文学研究》是研究圣经文学的专业性学术集刊,主张运用各种传统和现代文论对圣经进行文学评论,亦倡导对圣经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学术透视。诚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