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本前方战局日益恶化,后方资源山穷水尽。为了保住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在东亚所获得的政治特权,这场日益难打的仗将如何继续打下去?美国如何才能以更小的代价战胜日本?如何才能在战争中将美国的利益*化?…… 本书首次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从日美双方的国内政治博弈,海陆相争的将帅争衡,电报往来
全景展现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环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态势和交战双方部署,详细解读太平洋战争爆发背后的权谋与博弈,详尽揭示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爆发背景、始末、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及鲜为人知的细节。 日本不宣而战偷袭珍珠港,背后是否另有隐情?美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但是否为其确立以航母为中心的现代海军思想产生影响?战争开端,正当人们
诺曼底登陆的成功使得二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转折。参与登陆作战的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波兰、法国等多国部队,他们与严阵以待的德军展开了长达两个月的殊死搏斗。《诺曼底的六支军队:D日到巴黎解放(1944年6月6日8月25日)》从英美两国艰难确立作战计划讲起,剖析了上述六国所面临的不同处境和桌面下的博弈,除了紧张的战斗场面,本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在众多的兵书中独树一帜、雄踞一流,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宝库中的经典,与《孙子兵法》一起,并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双璧。故古书中称: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
《战争事典049》共收录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战争故事。 其一,详述自建州女真形成到皇太极两征朝鲜,建州女真与朝鲜之间持续两百多年的恩怨情仇,并对双方关系变化做一个系统梳理。 其二,19世纪初,刘易斯的探险队奉命横跨美国西部,在印第安人的部落之间穿梭收集情报。围绕此次行动的路线和人员装备,为你展开一场荒野探险之旅。 其
日德兰海战是海战史上不朽的传奇,作为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无匹的大舰队之间的对决,有关其研究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本书详细研究双方战舰的战斗表现,细节上依靠双方战后报告和损伤记录,剥离海战中真真假假的宏大叙事和英雄壮举,让事实本身说话,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海战及其影响进行技术层面的反思。
《线式战术时代的战争艺术》是一本多角度解读18世纪至19世纪,以燧发火枪、前装滑膛炮为装备基础的线式战术流行时期战争形态的文集。 本书梳理了燧发枪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与之同时代的火炮、棱堡、风帆战舰等军事技术,并且以18世纪的普鲁士军事改革为切入点,分析了燧发枪和线式战术的运用对战争形态的改变,继而以拿破仑战争为典型个案
1941年6月22日,德军开始挥师东进。1941年6月1942年11月,国境线交战、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维亚济马战役、莫斯科战役、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蓝色行动……斯大林格勒战役、火星行动,他们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通往斯大林格勒之路。本书以苏军为主视角,同时兼顾德军视角,从战前苏军战
本书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从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出发,以国防教育为主线,结合大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本书分为前、后两部分,共九章,分别介绍了中国国防、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军事技能、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
大学军事理论与训练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