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本书系国学研究丛书中的一种,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的大型学术集刊。本书除了收录华中科技大学国学院同仁自己的代表作,还兼收海内外学术名家的佳稿,年代跨度上起秦汉,下迄近代,内容涉及中国史、中国哲学、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语言学和语言史等。国学研究丛书从前三年每年出一种到目前每年出版2种,已经累计出版9卷,初步
今古学考(精)/旧书新觉
《国学论衡》系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的学术集刊,旨在为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学术研究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的理解和诠释;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世界文化、文明之间的对话;以理性考量塑造未来中国文化和学术思考。本刊现为采取匿名评审制度的年刊,登载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及书评札记
作为学科意义的“国学”提出一百多年,中国人文学界的硕学鸿儒都对这一个问题发表过自己的学术见解。特别是在近一二十多年来,国学已经成为当代人文学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著名大学均成立了以“国学”命名的教育研究机构。 本书是作者关于国学学科、国学历史的专论文集。全书分为“国学初论”、“国学简史”和“国学访谈与演讲
本书分上下两编,即经典概说和作品选读。上编择了中国古代十二部有代表性的重要经典,分别是《周易》《左传》《诗经》《老子》《论语》《庄子》《史记》《世说新语》《资治通鉴》《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每部经典分一个概述和两个专题进行介绍。下编选配了与上编经典配套的重要篇章,予以精校精注。学生通过对教材的系统学习,能够掌
《四明文库·甲编·史部·志书类》(一)收录2种宁波府志--宝庆《四明志》和开庆《四明续志》。宝庆《四明志》二十一卷,南宋胡榘主修,罗濬编纂。宝庆志体例创新,门类划分细致,逻辑严谨,叙事完善,考订较准确,充分体现了宋代志书的较高水平,不仅为研究宁波区域保留了较原始的档案,也为宋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开庆《四明续志》十二卷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以研究《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经学,无疑居于核心地位。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统经学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太炎先生被誉为清代经学的殿军,对传统经学有深湛的研究,且结合时代变化,提出了适应社会需要的新的读经方式。本书将收录章氏有关普通人读经、读什么经典、如何读经典的文章,便于普通读者了解中国传
北宋时期经学从注疏之学转向义理之学,而南宋是二程洛学后传诸派经学发展的历史,也是性理经学范式奠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学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丰富、完善的阶段,开始在二程洛学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了湖湘学、闽学、心学、浙学等流派。总之,宋代经学具有范式的意义,对中国近世乃至东亚的经学、儒
经过40多年的快速成长,深圳由一个地处南海前沿的小镇,变身为集现代制造、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等产业优势的重要国际门户。面对口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对对外合作做出重要战略部署,向深圳提出对外开放“排头兵”的新要求。欧洲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区域,与深圳存在着较大务实合作潜力,借助双方比较优势,深欧合作将为各自社
经学,是中国传统学问的根基,也是传统学术的筋骨和底色。西汉是经学的肇始时期,西汉经学对于后代学术思想有着重要影响。本书即为研究西汉经学的学术专著。作者王葆玹先生兼用考据与西方现代哲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西汉经学的来源、流派、著述形式、分期、思想及衰变过程,就西汉礼学、春秋学和易学的一些疑难问题作了考辨和分析,提出了大量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