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霄宫是杭州历史上的著名建筑,其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其兴衰与政治联系极为紧密,是我们研究相关历史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其创始早在汉武帝时期,唐高宗时期奉敕建天柱观,后历经五代、宋、元各朝的不断扩建,洞霄宫的规模和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日益提升。元末,洞霄宫毁于兵火,明代重修后,清乾隆年间再次毁于兵火。书稿虽然以杭州洞霄
佛教在中国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模式或哲学体系,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些在佛教的影响下身体力行地参与信仰活动的慈悲众生,也许才是构筑人间佛教家园的真正主体。他们在佛教传播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音声表达、精神诉求等,与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变迁与文化演进息息相关。本书试图勾画芸芸众生在汉唐之际佛教香火里的生存状态,在
本套书共8册,包括:诗词卷、年谱卷、书信卷、影谱卷、书画卷、永怀录、译著卷、文集卷。
本书以认知符号学的隐喻理论分析地下考古和地上材料,并以星图模拟辅证,克服以往动物符号研究中“死抠字面意义”和“漫无边际联想”的两难,从天人合一中厘清史前天文学发展和社会文化机制以及两者之间逐渐拓宽的边界,前者朝向实证科学,后者朝向人文哲学。已有研究表明,约10000年前,南稻北粟开启中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以天文历法为知
发源于印度的观世音信仰进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民间信仰的长河交汇,在一千八百多年的流传中,不断融入中国民间文化。中国民众接受了观世音,也改变了观世音。观世音的慈悲大爱精神进入了民众的生活世界,大慈大悲的女性菩萨形象深入人心。观世音信仰成为民众追求真善美精神的缩影。
《行事钞》,唐道宣撰。道宣(596-667),俗姓钱,字法遍,生于京兆长安。东汉富春侯钱让之后。唐代高僧,佛教南山律宗开山之祖,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世称“律祖”。道宣研究戒律,盛名远播西域。《行事抄》是他的讲学记录。本著属于古籍整理范畴。其内容首先对敦煌遗书中的《行事钞》文字、版本及内容进行了全面校刊梳理,归纳其因
本书是一本整理中古道教灵宝经中佛教词语的源与流的学术研究专著,内容翔实。作者从南朝·宋·陆修静编录的《灵宝经目》中所收录的一组近26万字的“中古灵宝经”中撷取出其全部的佛教词语近400条,解释每一个词语在佛道两种文献中的含义,并列出用例,一是使读者了解道经中的佛教词语的源与流,从而客观评价灵宝经剽窃佛经之说。二是可以为
本书通过宏观研究和理论研究,确立认识极端主义的理论框架,厘清和界定极端主义的性质和特征,进而形成对极端主义的基本认识;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认识不同地区极端主义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主要国家针对特定组织、特定群体采取的去极端化措施进行深入案例研究,总结世界主要国家防控极端主义和去极端化的经验教训,为中国防控极端主义
2012年,在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辽上京西山坡辽金佛寺遗址,出土了一批辽代彩绘泥塑罗汉像。该塑像高度定实,模仿真人,具有世俗的审美取向,与以往所见的标准化佛教塑像大不相同。2012年,辽上京西山坡佛寺遗址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批辽代泥塑像对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