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邑星期报》自1928年10月17日出版第1期,1930年停刊,累计出版67期,因时局的动荡和政权的更迭,很多都已散佚,本书收录目前所能收集到的28期。该报留下了香港及四邑侨乡不少历史状况的真实记录与评述,报道四邑(新会、台山、恩平、开平)和香港以及国内、省内要闻,介绍家庭知识和四邑船期一览表。对于了解香港及四邑侨乡
本书分为媒体融合与社会治理、视听传播、国际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新闻传播教育以及青年视点六大板块,收录了《网络问政视角下的政媒协同治理创新平台研究》《重组与错位:综艺节目模式研发的创意方法探析》《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与德智体美劳育人的一体化研究》等文章。
学生在生活中要有基本的获取信息的能力,随着时代推进,他们更需具备个人与外界做合理而有效的沟通或互动所具备的条件,也就是使用与诠释媒介的能力。本套丛书就是要教会学生了解媒体、使用媒体,进而创造性地运用媒体。教材主要面向小学低年级至初中学生。可作为报社小记者新闻课的参考教材、各中小学开展社团活动、拓展课的实用教材,也可作为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网络新闻评论概述、网民如何参与网络、网络新闻评论的写作、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评论、网络新闻评论言论失范与评论者素养等。
《甘肃简牍》第二辑由甘肃简牍博物馆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本辑中刊载的论文以2021年8月7-8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的“首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所提交论文为主。此次会议主要以出土文献和简牍爲主要研究内容,大会发言和提交论文主要围绕语言文字研究展开,涉及简牍文献、甲骨金文和敦煌文书等材料。其
本书聚焦于作为全球华人媒体网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马来西亚华语电视,以全球本土化为理论基础,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至今马来西亚本地华语电视产业发展和华人观众收视偏好变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马来西亚与亚洲其他区域华语电视在产业融合、节目流通、文化交融等方面呈现出的具体特征。书中通过重点梳理马来西亚华语电视在全球、区
本书是暨南大学出版社小说中国丛书中的一本,通过丰富翔实的材料考察中国古代小说的读者群体,分析读者的不同阅读形式,探讨读者与古代小说题材、创作观念、评点、续书等之间的关系。本书分各种类型的古代小说读者、古代小说读者的阅读形式、读者与古代小说的题材、读者与古代小说的创作观念、读者与古代小说语言和章法结构、读者与古代小说的评
本书精选了几十个典型案例,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每个案例的分析解读分为“案例回顾”“创作者说”“专家点评”“思考与启示”四个部分。全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天津网络传播案例进行回顾,分析五年来天津网络传播的经验与做法,总结成功经验,能够为今后做好主旋律宣传提供启示和参考,也能为今后学界和业界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宝贵资料,
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就是对书的评论,展示了历史学家王笛近四十年读史观察,也可以说是他的阅读史,就此可以窥见他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思考。发现历史的微声,也就是去倾听民众的真实声音。 收入作者在中英文学术杂志以及大众媒体上发表的书评,其中在权威刊物《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HistoricalReview)、《亚洲研
藏书票作为一个形式独特的艺术门类,产生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与印刷术、书籍、版画等文化元素有着多重关联,素有纸上宝石版画珍珠之誉。藏书票最初作为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装饰性。然而,藏书票在中国的流传已有百年之久,中国艺术家也早有参与创作和推广,但作为一种文化属性的雅物尚未为百姓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