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早期佛教论典,共十八品,所使用的经分别、对法分别、问分、论母等,都是早期佛教论典形式,缺点是繁琐重复,所以文中大量使用删节号。本书以巴利圣典协会本为底本,参考日译本和其他汉译本,这部论把南传上座部经典的基础理论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论述,为学术领域研究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本书是一部重述、解读希腊神话的著作,以劫掠欧罗巴开篇,以卡德摩斯和哈尔摩尼亚的婚宴结尾,作者出入于种种传说以及荷马、奥维德、索福克勒斯的叙述,提萃出永恒的行为模式,揭示了历史意识和现代观念是如何产生的。
本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上篇分为两章,第一章讨论道家道德哲学的形而上学性。第二章探讨道家向道教的转化。汉代是道家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注解《老子》在汉代出现了高潮。经过有目的的诠释,具有思辨色彩的道家伦理逐渐变成了神学色彩浓厚的道教伦理。中篇从第三到第六章,以道教劝善书为例探讨传统社会的道教伦理。道教劝善书指假托神的
中华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广泛,本书立足中华文化,以高雅与通俗、提高与普及有机结合为原则,以龙与中华民族龙与中华智慧龙与中华民俗等九章内容,近百万字篇幅,深入探讨龙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展示龙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3世纪中叶,借鉴多种古代宗教文化的摩尼教创建于波斯,嗣后沿丝绸之路东传中亚、中国内地。其兴盛于唐代,宋代以降日逐凋敝,至今只有少量遗痕残留在东南沿海的民间宗教里。其兴衰与传播过程与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密切关系,值得深入研究。本书对多种摩尼教非汉语古文献做了详细译释和研究,语种涉及叙利亚语、中古波斯语、阿拉伯语、粟特语和
朋霍费尔在39岁时即因反对希特勒被捕,最终不幸遇难,但他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和挑战性的思想家;作者尼克尔斯以朋霍费尔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他并非一位空洞的理论家,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杰出榜样。朋霍费尔谦卑、英勇的言行活生生地演绎了真正的人生智慧和生命如何源自十架,为这世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古人重要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国家祭祀不仅是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及宗教传统的重要视角,也与政治权力及思想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本书对秦汉时期的国家祭祀展开了综合全面的研究,勾勒出统一王朝国家祭祀范式形成期的演变进程。秦初禋祀万灵,始皇帝整合战国传统、首创统一王朝国家祭祀框架。汉承秦制,经文帝、武帝
伊斯兰教权威教义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安萨里(公元10581111/伊历450-505),全名艾布·哈米德·穆罕默德·伊本·穆罕默德·图西·安萨里,生于波斯呼罗珊的图斯,自幼学习伊斯兰教知识,在家乡师从艾哈迈德·本&midd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本书以“日本大谷大学藏刻本”为底本,参校“续藏经本”;书前有一篇“整理说明”;《成唯识论》原书分十卷,故《证义》也是十卷,另第一卷前有王肯堂的一篇“自序”;十卷主体内容体例为:《成唯识论》原文,王肯堂的“证义”,脚注中的“校证”文字;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根据文义细分段落,人名下加横线,尤其是考证出“证义”所引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