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吉尔曼著的《现代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分析与应用)》从基本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出发,采取统一的方法论深度探讨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现代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分析与应用)》通过总体均衡方法论推导和阐述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采用“微观基础”方法推导最优化问题,并精确对应几何图表和代数推理,用于推导经济学理论的所有
托马斯·霍吉斯金是英国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之一,本书详尽的阐述了斯密和李嘉图奠定的劳动价值论,并对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行了批评。作者强调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标准,劳动不只是创造一切财富,还实行公平分配的法则。作者的一些观点虽然有失之偏颇,如作者憎恨一切法律,并有强烈的无政府主义色彩,但是这从侧面反映出他所处的时代之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出版,激起了有关价格和利润分析以及危机理论的新争论。就危机理论而言,在大萧条前夕,资本主义经济崩溃的问题仍悬而未决。在随后的10年间,资本主义的结构变化推动了德俄两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金融资本、垄断、国家支出、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俄国马克思主义者
《人文与社会科学文丛·幸福经济学选读:欧美(前400~1900)分册》试图说明幸福思想一直处于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中,并以斯密的幸福思想贯穿于整个论文来说明各个重大主题如何被添加在了斯密的现代经济学的幸福大厦上或如何被从这一幸福大厦上抽掉了。从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修改完成的1790年到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发表的1890年
本书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由来、实现途径、实现条件、重大意义以及如何应付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等角度,对该论断作了系统全面的阐发。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劳动价值理论的背景出发,分九章详细阐述商品的概念、劳动的两重性、价值规律、货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马列主义常识公民读本)
本书主要内括:市场理论及其实程、市场的扩展——资本国际化、市场一步拓展——经济全球化、市场的载体——跨国公司等。
经济危机理论
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