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20)(第三版)》采用史论结合、夹叙夹议的笔法,总述公元1500年以来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大历史;既专注新闻,亦兼及历史、哲学、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新版突出了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求达到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本书既可做专业教材,也可当普通读物。
“华夏传播研究”是由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发起,是以探讨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旨趣,致力于建构有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传播学理论体系,以建构“华夏传播学”为根本目标。本书是“华夏传播研究”系列2024年的第二辑,也是整个系列的第十四辑。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将联
本书是大学通识教育教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素养概述、信息化技术概述、信息化技术资源应用、信息资源检索、数据库资源检索、常用的信息检索与利用、学术规范与写作等内容。本书既有基本理论,又有实践操作内容,具有教学性、创新性、实践性等特点,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旨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使其能够将信息素养与其他学科知识相
社交媒体娱乐
本书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书从传播学的产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纵向展示了传播学的学科概貌,从传播者、信息、符号、媒介、传播谋略、传播技巧、受众、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方面横向阐述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既展示了国际传播学的学术前沿成果,也有中国传播学界和作者的最新思考,同时辅以大量
《中国体育全媒体传播发展报告(2024)》是体育传播蓝皮书系列的第二部。在延续第一部特色的基础上,年度报告进一步汇聚来自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研究者对体育全媒体传播的学术观察
《新媒体公共传播》集刊为郑州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打造的学术与学科品牌,内容定位于新媒体语境下的公共传播前沿
本书采用国家叙事理论与国家形象理论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框架,以重大体育赛事、两会会议、世界级经济会议、全球科技峰会等为例
我国西南地区及邻近东南亚国家的各种类汉字古籍文献,是长期以来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语言互动、文字互鉴、文化交流的忠实记录。本书主要立足于西南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的民族古籍及其借音汉字(民族文字构形中用以表音的部分)、明清各种《华夷译语》及其汉字对音等资料,对相关文献文本做了梳理、校勘及史料勾稽等工作。本书提出的“广义汉字文化圈
本书是浙江传媒学院网络视频监测及满意度研究团队的成果。团队基于5年来的研究实践,提出中国影视产品满意度评价体系,并细分为行为指标和态度指标及三级指标。本书采集了2020年—2021年6月的网络新闻、微博、论坛、弹幕、微信公众号、视频网站、豆瓣等媒体和用户评论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语义分析,计算得出褒贬值,成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