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影响国家水网工程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国家水网工程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国家水网工程管理体制合理性评估方法、工程管理体系智能化评估方法、工程效益评估方法、综合水价形成机制及测算模型等;并以胶东水网工程、胶东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工程等工程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网工程可持续运行关键技
本著作属于金沙江白鹤滩工程科研成果总结,针对蓄水后白鹤滩高拱坝库岸工程,研究了库岸岩体等在工程运行过程中渗流应力耦合、渗流应力流变以及循达加卸载作用下的强度、变形、时效力学特件和浅透演化规律;研究枢纽区水文地质动力演化特征和含层间错动带、柱状节理岩体渗透特征,建立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流变损伤本构模型;开展高拱坝运行期枢纽区
固化淤泥破碎压实技术是一种将河底或池底疏浚淤泥固化后,再经过破碎压实构筑堤防或对原有堤防进行加固加高的施工方法,目前国内尚未出台关于采用固化淤泥进行筑堤施工的相关行业规范及标准。本指南依托“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E0105000)开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疏浚淤泥固化破碎压实方面的施工技术要
本书为史料影印本,是“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丛书第89册,系民国卷分册,收录《黄河地形图图志》。《黄河地形图图志》分为43章,收录黄河下游沿河地形及工程、社会情况等地图48幅,并附有相关的调查资料。本书详细地记录了黄河流域的地理信息,包括河道变迁、流域地形、河工设施、地方概况、水患情况以及各地的土质、物产和地价等内容,
本书主要记录了民国时期山东省公署对黄河下游工程进行勘查和整顿的情况。《绥远河套治要》对河套地区的地形地貌、经济发展、行政建制、社会治安、风俗文化等作了详细叙述,尤其对八大干渠的沿革以及支渠的数量、名称、长度和灌溉面积等作了详细记录。《河套与治河之关系》详细论述了河套地区的战略地位,并指出黄河的治理对于保护河套地区以及黄
本书是依托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在天山北坡地区开展3年实地考察和调研基础上总结形成的。结合项目对天山北坡水资源和生态安全综合考察,主要包括天山北坡冰川、冻土、积雪、气温、降水和云水资源考察,本书查明了山区冰川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降水、降雪面积分布与雪水当量变化,以及区域降水时空和云水资源分布和变化规律;探明了天山
本书共分7章,第1章主要介绍粉煤灰的分类,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现状;第2章介绍了粉煤灰的物化化学性质表征方法;第3章介绍了粉煤灰基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第4章介绍了粉煤灰基抗静电复合粉体的制备工艺、机理、表征及其应用;第5章介绍了粉煤灰表面改性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第6章介绍了粉煤灰表面改性及其在尼龙6、EVA和钢
本书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三册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含5套真题试卷、5套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另赠水利水电工程高频考点速记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含5套真题试卷、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另赠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高频考点速记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含5套真题试卷、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
本书基于“112十”“水库保姆”管护模式的实践创新和经验总结,分析了小型水库运行管护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介绍了“水库保姆”管护模式及管护机制的优势和经验成效,阐释了“水库保姆”的管护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以期为云南省乃至全国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改革、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效益提供参考借鉴。
本书针对我国涝灾防治与水资源调控的自然排蓄、排涝降渍、涝渍强排及排蓄结合四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实践需求,基于连续60余年的水文原型实验观测、多情景组合实验和工程实践,系统剖析了涝渍水蓄泄模式及工程排蓄对水资源的影响,建立了水资源立体调蓄模式,确立了“三涝两渍三控”和“三涝一渍三控”沟网适时、适度排一蓄一补相结合的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