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包括鲁迅先生在白话文、小品文,以及一些访谈中对文学领域和文艺界现状的思考。从行文来看,鲁迅先生在国学方面的研究,似乎更偏重于在独自咀嚼中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求证。书中从中国语文的新生谈起,到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为止,鲁迅先生谈到了小品文的危机、所谓“国学”、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以及汉文学史纲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论
本书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书中,作者首先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对国学进行了概述,继而对语言文字、史学、哲学、文学、自然科学、艺术等分别予以介绍,同时对各派别的代表性人物、学术观点等做了说明和评述。其中,史学部分简略介绍了考证学与考古学所获的成果,让读者对治学的工具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哲学部分按时代次序排列,使读者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在《国学盛宴》一书中,胡适先生从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方面对我国古代哲学做了梳理,重点论述了《周易》、老子、孔子、庄子、墨子等人或流派的哲学思想,阐释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人性论、人生问题、知识论等问题。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精神的中国哲学史及开山著作。
本书收录了章太炎先生有关国学概论、国学派别及发展、经学、史学、诸子等论述文章,也囊括了章太炎先生对白话与文言关系的分析,以及对经史典籍的理论阐述。其中,“国学概论”“国学派别”“国学如何发展”等章节对传统学术中的经学、哲学、文学各方面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各时代学术发展源流、各学派著名学者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精湛的评价
《百科全书》序言是全书提纲挈领的重要部分,向读者介绍了《百科全书》的总体规划和目标,概述了人类的思想史并提供了一份出自培根著作的图表,说明各门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预言随着新科学的发现,人类思想将取得进步,因而被誉为“一份启蒙运动的纲领性文献,一份启蒙运动的中期报告”。
《国学季刊》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尼山学堂主办的学术季刊,每年四辑,繁体横排,16开本,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国学季刊》主要登载与我国古代传统学术相关的各种专门性研究论文,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本书收录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张立文教授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研究及其开创的“和合学”哲学体系方面的成果。他高屋建瓴地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对国学做出新诠释,要有全球的新视野、和合的新思维、变通的新理念、生生的新价值、现代的新方法。
《国学茶座》的创刊目标是“普及国学知识,发表国学新见,培育国学新人”。基于这样的目标,该杂志的读者应以大学生以及低于大学生的高中生、高于大学生的研究生、青年教师为主,同时,从事国学相关工作如编辑、图书馆、企业文化教育、对外汉语教育(孔子学院)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一般国学爱好者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该杂志既注重知识的介绍,
程应镠先生以古稀之年亲上讲台讲授“国学概论”基础课,这本《国学讲演录》便是当年他为本科生上课的讲义。讲义包括《经学举例》《史学通说》《诸子概论》《文学略说》四部分,“讲的都是国学中的精华”,既有初级入门的针对性,又有教学互动的现场感,成一家之言,是一本简明易懂的传统文化入门读物。本书还收录了程应镠先生所著《玄学略论》《
本书选取中国经、史、子、集最基本的经典进行解读,概括其核心理念,总结其学术路径,分析其对中华文化的作用方式,关注其学说形成的逻辑形态,以帮助读者理解中华文化的学理形态。本书是在深受读者喜爱的超星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讲稿的基础上整理修改而成,是学习中华文化的入门读物,也是理解国学经典的基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