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起,由北京市总工会主办,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承办,中国紫禁城学会协办的太庙国学讲坛在太庙开讲,至今已举办41场。本书从41场里面挑选了15讲内容进行整理,涉及宫廷建筑、历代服饰、宗教文化、古代书画等内容,以探知传统文化真谛和工匠精神内核。
国学是对我国博达精神的传统文化的概括,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金磊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涵盖了是还勾陈、国学经典、语言文字、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律戏曲、小说话本、文学名人、教育传承、餐饮膳食、礼节礼仪、节日习俗、传说趣闻、俗语成语十四个方面。有趣的知识和简洁生动的语言可与让你充分感受国学的魅力,迅速成为国学常识达人
本书以经、史、子、集为纲分为四编,每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其中,各编之后又分别附有《小学问答》、《创作家(发明家)问答》、《小说家问答》及《妇女作家问答》、《图书总说》五种附编。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国学入门读者所应知的知识给予回答,简明扼要,便于记忆。
这是给家长和孩子的国学精粹,是一张通往传统文化的趣味导图。千百年来,在经史子集的主题公园当中,孩子会找到蕴含人生哲理的宝石;在文学艺术的宫殿里,孩子会发现藏着唐诗宋词的玉璧;在历史再现的节目中,雕梁画栋的皇宫和小桥流水的南方庭院,住着讲究繁文缛节的老夫子,他们生活得富有诗意、从容潇洒。
本书的内容极其广泛,伦理道德、礼仪民俗、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是一部提升国学修养、丰富知识储备的理想读本,是人人都能看懂的国学入门之作。
唐文治先生是晚清民国著名学者、一代醇儒,在当时政界、学界、教育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先生曾担任晚清商部、邮传部要职,熟识朝政与外事;后担任交通大学及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精通传统学术,并深明新学的重要性,其著述皆具明确而深远的文化关怀;倡导读经救国、慈孝仁义,保存国粹之余,更推陈出新,以培养具备高尚道德情操与文化能力的
经学是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基石,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学术体系之大宗。但晚近以来,受到受到西方的冲击与国人的蔑弃,加之自身未能建立起适合于时代的新的形态,经学成为已陈之刍狗,长期被否定。由此造成国人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缺乏正确认识,在面对时代之挑战时也常常感觉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在此局面下,重建经学思维体系,从学理上改造经学的历
该杂志的读者应以大学生以及低于大学生的高中生、高于大学生的研究生、青年教师为主,同时,从事国学相关工作如编辑、图书馆、企业文化教育、对外汉语教育(孔子学院)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一般国学爱好者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创新示范教材。本书立足立德树人的新形势,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素养。全书选取了儒家经典作品——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及《老子》《庄子》《史记》《战国策》《楚辞》《国语》等著作中有关德育教育的经典名句、名段、名篇
《经学通论》是清末学者皮锡瑞(字鹿门)先生的经学代表作之一。该书自出版至今一百一十二年中,多次印行,声誉极高。《经学通论》又称《五经通论》,论述了二百零九篇经学专题,分别为《易经通论》三十篇,《书经通论》三十三篇,《诗经通论》三十八篇,《三礼通论》五十二篇,《春秋通论》五十六篇,涉及经学史中的主要人物、着作和观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