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自传体纪实作品,主要描写了主人公从孩提始到年过半百的人生经历,而这些经历又始终与古代字画艺术品收藏密不可分。于是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他与收藏的因缘:他的童年是在父亲棍棒教育下度过的;他少不更事时就懵里懵懂地收藏了第一幅古代绘画作品;他为了更好地收藏,深入而系统地自学了中国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他在收藏过程中,也有过曲折
本书为上海知名作家俞天白先生的最新长篇纪实作品,近四十万字,配若干插图。书中选取了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近三十年时间的旅游杂记,也包含所参加的作家笔会、编辑组稿、记者采访等文化活动。所定义的生命在路上,意味着水秀山明,桃红柳绿,鸟兽共生,四季变化,东西各异,南北不同,这种异质变换可以激发出人的活力。作
《唤醒沉睡的南宋》
三位不同时代的华人主厨,英国中餐的演进之路,海外华人百年移民史。1950年代的上海移民周英华,1970年代的香港移民海伦,2000年代的西安移民魏桂荣。在英国,这三代华人最终都选择了中餐馆作为安身立命之所,也在潜移默化中革新了西方社会对于中餐和美食的认知。《唐人街之味》通过对三代主厨的采访,结合英国唐人街和中餐发展的史
《飞向太空港》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整部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
崖边,渭水流域的小村庄,这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区域,摇摆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干旱是常态。农人在这里因循节气物候,周而复始耕耘希望,定义着朴素的生存哲学。作者以二十四节气及农事活动互为经纬,用田野笔记的形式记录落谷有声,百年农业生产变迁、传统农耕人家的农事生活、乡村熟人社会的生活图景在这本时间之书中一一展开。
本书讲述了过去二十年来,中国自由攀登者用攀登书写各自的命运,并在死亡的悬崖边追逐快乐的真实故事。自由攀登者是中国特有的一类群体,本书作者通过采访大量人物、挖掘大量碎片化资料,最终回到四个不同的年代,站在每一个年轻命运的十字路口上,记录他们的人生际遇、生死时刻与决定性瞬间,串联起一部中国最壮丽、最不为人知的登山史诗。这不
本书是把作者退休后在闲暇时寻思当地有趣的民间俗俚蕴含的乡土文化、民间的奇闻趣事、亲身经历的童年稚事、工作经历以及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发展情况进行回忆,记录成册。书中立意反映淳朴醇厚的乡亲民俗与风土人情,弘扬浓郁芬芳的历史传统文化,并通过讲述这些奇闻稚事、个人经历,折射出生活的多彩与岁月的难忘,从而感念故土的情怀、友情的珍贵
本书是辽宁省著名工业题材作家商国华的长篇力作,也是沈阳出版社的重点图书。本书以自沈阳解放(1948年11月2日)至当前的多个辽沈工业建设感人事迹为素材,通过这些不同历史时期“横断面”的集中呈现,宏观塑造了辽沈老工业基地和数以百万计的辽沈产业工人牢记使命、服从大局、勇于奉献、默默付出的整体面貌。赞颂了新中国从建立到改革发
云岭大地的每一处都留下了人民日报记者的足迹。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几代人民日报记者先后踏上云岭大地,以铿锵的足音,记录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动人画卷,讲述了砥砺奋进的云南故事。本书收录了15位先后驻扎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记者的44篇新闻作品,记录了云岭大地上涌现出的一个个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先进模范、感人故事,如《热爱祖国的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