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结项成果。作为典型的多族群移民社会,加拿大国家认同的建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书稿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基础,借鉴政治学与民族学相关理论,主要从多族群视域研究1867年自治领建立后至今加拿大国家认同建构模式的嬗变,重点关注加拿大建构国家认同的思想理念、政策抉择与复杂效应,以及族群认同与加拿大认同之
美国一向自诩为民主的灯塔,宣称人民拥有参与公共事务、选举和监督政府的权利。但现实情况是,美国政治对立尖锐,社会撕裂严重,大批民众被排斥在政治过程之外,尤其经常打着保护人权的旗帜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肆意打压,更利用媒体的虚假宣传把不公正的特权合理化。本书从美国对穆斯林的严重歧视的角度,揭开藏在灯塔阴影之下的真相美式人权、
本书是享誉世界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上野千鹤子与日本消费行业研究第一人三浦展的对谈实录。两位顶级社会学家对从消费社会演变为格差社会的现象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的大众消费社会开始,经过了泡沫经济崩溃和全球化,逐步进入格差社会。所谓格差社会,是指民众之间形成严密的社会阶层划分,不同阶层之间经济、教
在《特权与焦虑》一书中,具海根审视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韩国中产阶级的变迁,并指出全球经济变革给这个阶级带来的影响远非单纯的经济衰退和阶级规模的缩减。全球化导致中产阶级内部出现了两极分化,将少数受益于全球化经济的群体与受其负面影响的广大群体区分开来。这种内部分化为韩国社会注入了新的复杂动动力,因为新兴富裕群体试图将自己
《美国研究报告(2023)》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拜登政府的内外政策及其对美国内政外交、中美关系和世界政局的影响。在国内层面,时值中期选举年,通货膨胀、堕胎权合宪性等议题成为两党争议的焦点和炒作的工具,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进一步加剧,政治生态两极分化与社会生态部落化相互交织。在国际层面,美国在应对乌克兰危机的同时,积极推动针对
有些政治文化的传统,表面上未必会在当时直接改变历史走向,不过,它就像基因一样,终究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历史之中,给后来试图改变现状的人很多暗示,甚至直接影响了历史的选择。 本书从三个角度讨论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上篇《皇权与革命》从历史上中国不断改朝换代与日本所谓万世一系,来分析传统中日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与政治权
本书收录了欧洲观察室栏目的部分文章。欧洲观察室是由上海欧洲学会与澎湃新闻外交学人合作推出的专栏,自2017年初开始创办,已走过7个年头。栏目邀请上海及国内外欧洲研究专家学者,集合欧洲一体化与国别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多种视角,对欧洲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多维、深入、前瞻的观察解读。本书选取的40篇精彩论述,通过对话、专论等
1660年,太阳王路易十四亲政在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在这至关重要的百余年中,旧制由盛转衰,启蒙熠熠生辉,公共领域兴起,民族国家登场。在本书中,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蒂莫西C.W.布莱宁探讨了改变18世纪欧洲权力格局的文化革命。漫长的一个多世纪中,王公贵族以古典方正的建筑、光辉崇高的绘画、庄严肃穆的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比较系统地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分析印尼的专著。其作者群体包括了当前国内印度尼西亚研究领域的主要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是国内印度尼西亚研究领域的一本综合性、代表性著作。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一带一路”国别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书根据整个丛书的体例,包括基本国情、重大专题和双
本书的出发点,就是探讨编户齐民在朝鲜传统社会的形成与落地过程,检讨户籍制度在朝鲜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中的历史地位。编户齐民在朝鲜的落地,不能简单归纳为“接受”问题,本书希望勾勒的落地过程既包含朝鲜社会自身历史脉络里形成的编户齐民机制,同时注意到其在朝鲜社会的内在化与更新改造的过程。本书将立足户籍文书实物与传世典籍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