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美国自建国至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历史进程中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书中首先着重阐明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确实存在互动关系,以及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存在历史逻辑互动关系;接着分别研究了美国陆地边疆架构、海洋边疆架构、立体化边疆架构以及超主权性边疆架构共四个时代的边疆
美国联邦政府在政府事务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下,不再囿于传统公共行政的束缚,吸引并利用大量拥有“智慧、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填充“高级专业技术类文官”职位序列,履行着科学研究及战略发展的职能,成为政府高端决策中一支相对独立的“内脑”力量,帮助美国联邦政府提高应对复杂公共需求的回应能力。全书首先描述性梳理和解释性分析了“专业主
英帝国的崩溃与缅甸模式:二战后英国对缅甸的非殖民化决策考察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组织编撰,对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对外关系领域的年度新形势做综合性回顾与展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年度报告是第19份报告。“主报告”综合考察了拉美地区2019年的经济、政治、社会、对外关系形势,特别是探讨了拉美经济低增长的表现、原因及折射到政治和社会
书稿以2016-2019年俄罗斯的内外形势为背景,以发展道路为核心逻辑线索,着眼于国家治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国内发展与国际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俄罗斯国家发展的特点与前景以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俄罗斯处于欧亚大陆版块,深受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变迁的影响,又通过自身变化塑造了欧亚大陆的政治图景。从世界政治史看,俄罗斯
现代恐怖主义源于巴黎的一家小餐馆,始于世纪末“美好时代”的那个阴冷雨夜......1894年,青年知识分子埃米尔·亨利在一家餐馆投放炸弹,无辜民众受伤死去,在欧洲史家约翰·梅里曼看来,此前的暴力袭击总是针对特定的“大人物”,而埃米尔事件是“第一起现代意义上的恐怖主义袭击”。《一触即发:现代恐
《亚太国家研究(第3辑)》主要栏目包括俄国史研究,日本与东亚历史研究,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历史与相关问题研究。
本书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的社会问题,从微观层面的个体性行为、贫穷和犯罪,到中观层面的种族、媒体与科技,再到宏观层面的环境污染、战争以及城市化与全球化。作者似乎试图倾尽所有的“能耐”来向读者展示当代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全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开始。在每章的开始,作者总会给读者抛出三个问题,这种
美国如何变成一个消费的国度?美国消费激情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和动机? 谁有能力构想美好生活的愿景并使之盛行,谁就拥有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本书主要讲述1880年至1930年美国消费主义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旨在阐明这种文化的力量和吸引力,以及它给美国带来的道德巨变。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在这种新的文化中,人与物的关系如何被重新界
20世纪90年代初,古巴社会主义因苏东剧变陷入内外交困。进入“和平时期特殊阶段”后,古巴先后经历了危机管理、艰难复苏、思想战和模式更新等历史阶段。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古巴共产党始终坚守古巴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试图从模式更新的理论化与制度化入手,寻求古巴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机遇与新阶段。当前,古巴模式更新面临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