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生活民俗风雅》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展示和民俗活动场景再现等方式,结合网络资源和影像资料,让大专院校的学生通过《苏式生活民俗风雅》的学习,感受中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特别是苏州那粉墙黛瓦的民居、小桥流水的街巷及温婉可人的吴侬软语。这些生活细节可以让大专院校的学生切实感受精致典雅的苏式生活。
本着发掘陕西文化资源、大力推进陕西文化建设研究的目的,该书以入选第一批(27条)、第二批(19条)、第三批(29条)、第四批(10条)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85条陕西民俗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对象,在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这些民俗条目的翻译入手,探讨民俗文化的分级译介及传播效度提升策略,积极探求以陕西民俗文化译介传
本书是一本非常珍贵的考察记,写作于1917年,迄今已经有百余年了。本书从衣食、居处、物产、丧葬等方面写出了当时青海的风土人情,全面涵盖了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部著作的写作,以“行路”为著书的基础,是作者长时间的亲身亲历亲为,参与、观察、经验、体味、记载的结果,以白描细节见长,内容扎实丰沛,将遥
本书内容包括:导论、弘扬慈孝的董孝子庙文化、走向世界的梁山伯庙庙会文化、鄞江它山贤德庙庙会、宁波城隍庙庙会、宁波关帝庙庙会、高桥庙会、广济侯鲍盖庙庙会、日湖畔白龙王庙、花果园庙祭杜恺、平窑山前鲍盖庙庙会、陶公山九月半庙会、天童太白庙镴会、前徐寿春岩官庙庙会、咸祥庙八月半庙会等。
本书分礼仪概述、形象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宴请礼仪、会议礼仪、校园礼仪、宗教、民族礼仪、涉外礼仪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追根溯源,礼仪的概念与起源;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的原则与功能;文明的冲突,从东西方礼仪差异开始;仪容清新自然,展示高雅品位;仪表端庄得体,展示不俗修养;仪态落落大方,展现良好教养;语言礼仪,君子欲讷于
本书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书共五个项目,从职业礼仪认知、职场个人形象塑造、求职面试、职场沟通交往、商务交际及宴会礼仪等方面融合东西方经典礼仪准则与现代礼仪规范,结合目前学生特点,依据现代职业场合,以项目、任务形式,整合并强化实训指导,使学生全面掌握实用职业礼仪,提升职业素养。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礼仪教
《仪礼图》十七卷,宋杨复撰,元刻明初补修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编号06694。《仪礼图》十七卷前刻《仪礼》经文十七卷,后刻《仪礼旁通图》一卷,属于《仪礼图》的附刻部分。杨复所作《仪礼图》是目前可考早的一部以方位图疏解《仪礼》的专著,是继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以后又一部代表南宋《仪礼》研究水平的礼学名著。元十行本《仪礼图
本书为元大德刻明修本。敖继公认为《仪礼》旧注瑕疵颇多,对此学者多不察,因作此书。书凡十七卷,以朱熹之说为多,间或附以己见,于大德五年(1301)撰成此书。四库馆臣赞之曰:则继公所学,犹有先儒谨严之遗,固异乎王柏、吴澄诸人奋笔而改经者也。是本扉叶题元椠本仪礼集说十七卷,下书南陵徐氏积学斋藏书一行。书中钤有积学斋徐乃昌臧书
什么是礼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礼仪?在不同的场合,怎样才能表现得体?和别人一起玩时,要怎么做呢?犯错时要怎么做?……本书通过翻翻页的有趣形式,用7个跨页分别展示了生活中的7个场景,公园的,聚会的……给孩子生动有趣地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礼仪常识,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礼仪修养,同时,书中也介绍了一些积极向上的观念。书中
本专辑共收录立春调查报告13篇(实际田野点与完成调查报告多于此)。这13篇调查报告,可大体分为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4篇文章,主要是从整体上对相关区域立春习俗进行调查与梳理;第二个板块3篇文章,以地方民众举办的立春仪式活动为主要调查与呈现对象;第三个板块4篇文章,主要对由地方政府或景区等主办的立春仪式活动(尤其是“打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