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外文学术图书引证报告》作为国内研发的第一份外文学术图书引证报告,展示了近三年被大量引用的近千种外文学术图书,以及上百家重要学术出版社。报告完全基于真实透明的论文引用数据,应用文献计量法,客观反映学术专著价值,弥补了学术图书定量评价的空缺,能够衡量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学术图书及其出版社的影响力,为业内学者或机构提
在过去的三千年里,阅读和写作相互作用并以特定的方式造就了我们的世界。然而,在数字时代,信息传播技术动摇了语词及其意义的稳定性,我们在信息洪流中的软弱正日益变成一种病态,即“慢性注意力分散”。本书从哲学和传播学的交叉领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注意力分散问题,以及它是如何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信息传播技术革命相互渗透的影响下,
《汉籍与汉学》是为配合推进国家重点项目“全球汉籍合璧工程”而创办的,由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主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王承略教授任主编,聂济冬教授任副主编。《汉籍与汉学》主要刊发内容包括海内外关于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的成果、关于中国古典文献和域外汉籍的研究成果、为海外各藏书机构所藏汉籍善本所写的书志、推介优秀的汉学研究
《城市、报刊与现代性——以晚清重庆报业(1897—1911)为中心的观察》以城市、传媒与现代性为关键词,以清末重庆报业为中心进行深入观察,力求厘清《渝报》《广益丛报》《重庆商会公报》《华西教会新闻》《重庆日报》等清末各类报刊在推进重庆城市现代性进程中的互动过程与构建意义,是城市史与报业史研究范式的双重创新,系统研究清末
针对21世纪的媒介环境,作者美国传播学家兰斯·斯特拉特重温、继承并发扬尼尔·波斯曼的媒介理论,整合媒介批评和广义的技术批评,思考美国文化里新闻业、政治、宗教和教育的现状,论述文化的未来,评述波斯曼的学术生涯和成就,重温其《娱乐至死:娱乐时代的公共话语》一书。《震惊至死:重温尼尔·波斯曼笔下的美丽新世界》可视为《娱乐至死
《留住乡愁:城市记忆的空间传播》从地理景观、大众媒介和日常生活三个空间场域,以长沙、上海等国内城市为研究对象,揭示城市记忆建构的内容、策略与机制,探析城市记忆的生产、消费与体验,探讨与反思城市记忆建构与传播的价值与意义。《留住乡愁:城市记忆的空间传播》将城市记忆领域内分属物质空间、精神文化和社会交往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与现
本书主要梳理了:五四时期的期刊如何促成了新文化语境的生成,形成了新的话语体系,传播了新的文化,并由此带来了文化自身的繁荣。五四时期的期刊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生的基础,直接参与了新文化话语的创造和话语权的斗争。这一时期期刊的文化传播在文化嬗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四时期的办刊主体数量大大增加,期刊编者有意识地通过各种传播策略
30位书店持灯者点亮30盏温暖城市的灯光。在书店等你,与书相遇,与人相逢,与阅读相惜,与书店相依。《书见》集资料性、欣赏性、实用性于一体,推开书店大门,即可窥见人生百态。记录属于自己的书店故事,留给自己,留给读者,也留给时间。30位书店人,30家实体书店,30篇书店故事,附有每家书店的真实照片、开业时间、详细地址、书店
本书通过介绍众多世界各国的特色博物馆藏品,这一件件被人们精心挑选并历久保存的展品,以它们独特丰富的内涵引领我们沿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展示了那些人类千年历史的瞬间定格,那些千古释疑的文化现场。如被西方媒体评选出的四个国家级博物馆,包括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被称为世界四大艺术
本书通过介绍众多中国著名的博物馆藏品,这一件件被人们精心挑选并历久保存的展品,以它们独特丰富的内涵引领我们沿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展示了那些人类千年历史的瞬间定格,那些千古释疑的文化现场。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