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论坛(第2辑)》从社会性别视角展开对中国高校女性学教育研究,探讨了关于女性学教育及实践、社会性别教育、女性学融入专业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致力于建设一种有别于男权中心文化的男女平等文化。读者对象:女性学、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及学习人士,关注女性学的人士。
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老中青学术梯队的框架已搭建起来,中青年学者已开始成为中国人类学发展的中坚力量。经过十年的恢复性发展,各类研究机构已经完善,研究人员已经到位,主要的任务就是人才的培养问题。70年代末80年代初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人类学民族学知识的学子,到这时已发展成熟成为学科的骨干力量。这些学者大多集中在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
本书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内容共分八章,包括绪论、人的社会化、社会群体与社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制度与社会变迁、社会问题及社会控制、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互动与社会和谐。在内容安排上,以“必需、够用”为度,努力体现实用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力争做到符合教学规律,使
《公共关系学教程(第2版)》与以往出版的公共关系学教材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借鉴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基本内容的阐述方面避免了照抄照搬的原型思维痕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特色。 第二,全书由公共关系原理、公共关系主体、公共关系客体、公共关系媒体和公关关系实务五编构
1920年代和1931年代处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也是美国次女权运动和第二次女权运动之间的一个低潮期,此时美国社会经历了经济繁荣危机复苏的过程,处于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急剧转变时期,美国妇女生活丰富多彩,其外表、行为、婚姻家庭和就业都呈现新的特点。《美国妇女与妇女运动(1920-1939)》在个案研究基础上,探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何以可能》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2003年,因时间关系只写成了前三章进行答辩。最后一章用去了太多的时间,一是由于实践与理论是两个不同的思路和体系,二是由于未能从冗务中脱身,不觉已是五六年过去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何以可能》可看作是我近20年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总结。马克思关于个人
为配合我校社会学通识教育,我们编写了《社会学教程习题集》一书。在本书中,我们对社会学基本理论及其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同时还提供不同类型的习题供学生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社会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全书分为十章,每章包括五部分内容:一是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概要介绍该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让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职场礼仪的相关知识及各个层面的职业礼仪规范。既适合高职高专职业教育需要,也可作为职场礼仪培训、函授以及现代职业从业人员自学的教材。
本书是高等学校公共关系课程改革的成果之一。作者在概括和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教学需求编写而成。全书共有十二章,主要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职责和任务以及公共关系的工作原则,从实务层面对公关活动展开论述和具体指导。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公共关系的工作技巧,体现了全书理论性与可读性结合的特色。本书后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