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口语传播面临新的想象。该书聚焦口语智慧,探索传统学科新的发展方向,既有学术权威的理论前沿,也有行业大咖的实战经验;既有来自行业一线的最新成果,也有后起之秀、莘莘学子们的探索。该书选录论文35篇,内容涉及口语传播的模式、渠道,平台运营的观念、思路,相关理论的演变、梳理
本书紧跟时下中国最前沿的数字公益营销实践活动,密切关注中国影响较大的几家数字营销评奖机构,其评选出的公益类获奖作品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数字公益传播发展的范本,从社会责任担当和世界公民的视角,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数字商业文明发展变迁的过程。本书的基本框架结构由案例复盘案例分析案例访谈三个部分构成。本书可以加深高校广告、营销、公
本书秉承刊物一贯宗旨,分藏书追怀、书届人物、文津茶座、天禄寻踪、版本讲座、书海披沙、缥缃闲话、海外书情、书林钩沉、馆藏故事等栏目,收录有关藏书知识、藏书家访谈、藏书家遗迹寻踪等方面的文章,兼顾学术性和趣味性。聚焦藏书文化领域,讲述古今藏书家故事、藏书楼兴衰、珍稀古籍流传,剖析藏书背后的文化情怀、学术追求,为古籍保护、文
本书涉及中国古籍的生产材料与生产方法、古籍的装帧形式、有关古籍版本的类型称谓与辨伪、历法、科举、教育、印刷术等涉及古代图书的方方面面;又对一般刻本书、活字印本书及抄本的具体鉴定做了全面精辟的研究分析,实例多,实用性强。作者李致忠从业50余年,是蜚声海内外的古籍版本学家,本书汇集其研究古籍图书的多种入门常识,本次修订,作
本书属于中华译学馆·汉外翻译工具书系列。本书对160篇精选短文的译例翻译思路进行点到即止的片段式解读,对译例提供具体多维的翻译理据,拓展读者的翻译理性思维,形成翻译实践与翻译批评的互进共演。行文简洁,重点突出,适合从任何一篇开始阅读,满足移动传播时代读者时间碎片化与阅读碎片化特点。本书以翻译理论和传播效果
·我们如何跨越几十万年寻找人类祖先?·为什么树木年轮能诉说自然环境的演变?·没有纸的时候,人们如何通信?·Al技术为何是改变人类命运的重大革命?信息,就藏在这些问题背后。 吴军博士以信息为线索,带你打开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认知之门,从兽骨刻字到电报,从造纸术到大语言
笔墨江湖映市井,嬉笑怒骂写沧桑。在时代的浪潮中,一份小报折射出社会百态。本书以近代上海著名小报《晶报》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在上海租界的特殊社会生态中,《晶报》从创刊、发展、兴盛到衰落的完整脉络,揭示了小报与城市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通过大量史料分析和深入研究,作者不仅从创办背景、编撰群体、内容生产、经营策略、社会责任等
本教材以面向数字化和智能技术应用背景下知识溯源、技能习得、应用创设等素养能力为培育需求,在继承传统文献检索与分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从理论、工具和应用三个层面融入人工智能的技术思维、应用策略以及工具运用中的伦理考量和道德法律问题。全书共19章,第1章至第5章为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第6章至第11章为信息检索工具,第12章至第
《中国特色信息化发展道路》英文版是2023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道路》丛书英文版之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阶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书从工业、农业、商务以及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发展道路着手分析,对我国特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建议,构建立体覆盖的泛在
本报告是华中科技大学新媒体社会责任课题组2023~2024年度分析报告,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同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组织编撰。总报告对2023~2024年新媒体社会责任情况进行了整体呈现,运用新媒体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3.0对6类典型新媒体平台进行了社会责任评价,评价对象包括:国家级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县级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