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坡面、流域两个尺度研究土石山区不同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对径流,侵蚀产沙,氮、磷空间分布以及氮、磷输出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定位监测和模拟降雨试验,阐明不同植被覆盖及耕作措施下的坡面径流-泥沙-氮、磷输移过程,揭示坡面水沙调控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和氮、磷输出过程的作用机制。其次,根据降雨-径流-泥沙的实测资料,分析流域
本书将从生态修复工程的价值和特征出发,详细介绍生态修复工程选址、工程实施前基准调查、工程目标、参考生态系统、利益相关方参与、设计组成、与政府及民众结盟、规划、实施及善后、工程后管理、生态修复人员作用以及项目管理等一系列步骤及设计标准,阐明修复工程的管理和任务。本书将为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提供可操作的技术导则。
本书在对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效应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成都平原以Cd污染为主的农田土壤,开展了以原位钝化修复为主,植物修复、化学淋洗修复为辅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修复研究。通过预试验、盆栽试验、大田试验,研发出以黏土矿物、生物质炭、石灰为主的复合钝化剂配方,显著降低了水稻等大宗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筛选出适合研
本书共6章,内容包括:创建安全科学新分支的理论基础概述和涵盖安全自然科学、安全技术科学、安全社会科学、安全系统科学与安全系统横断科学领域的30余个安全科学新分支的基本内容。本书是继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中的"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下属分支的新发展及其内容的夯实。
在城市人居新纪元来临之际,以生态学的视角分析、管理和发展城市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本书基于包含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三大生态系统的广义生态学视角,从城市生态、发展生态和教育生态三个方面出发,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创新理论,构建广义城市生态创新相关理论框架、研发路径和评估体系,运用现场调查和对比分析等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
作者以长期从事危险废物管理实践和科研教学的成果积累为基础,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完成了本书。本书以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为主线,阐述了危险废物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从危险废物的产生、分类到污染防治、综合利用、处理处置,以及最终的安全填埋。
本书以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反演的生态环境因子以及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等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中国典型脆弱区开展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应用示范。全书共6章。第1章为绪论,系统概述生态脆弱区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空间分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压力及中国生态脆弱区保护现状。第2章为典型脆弱区选取与综合评
本书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研究。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土地景观异质性与尺度效应、关天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力分析、碳储量价值和土地碳汇影子价格、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基于SolVES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文化服务水平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都不可以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进行研究,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对环境进行管理,从而规避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实现企业环境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书主要针对目前企业绩效问题研究的思维定式,以创新性的研究思想,把企业环境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结合起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开启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科学人文著作,作者蕾切尔?卡逊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向人们展示了杀虫剂泛滥之下的未来画卷。书本着眼于人与自然的长远发展,呼吁人们尊重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融会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敬畏自然的人文观念,被公认为近50年以来极具影响力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