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当前分类数量:13682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分类索引
  •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模式
    •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模式
    • 曾祯/2019-1-1/ 辽海出版社/定价:¥88
    • 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己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知识的重要价值。而搏击于时代潮流变革,立足于更加激烈竞争环境中的企业为了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赢得优势地位更是将知识视为主要的生产资料、主要的处理手段,将知识含量视为产品功能和性能的主要体现。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活动应该不断

    • ISBN:9787545145427
  • 档案管理与信息统计
    • 档案管理与信息统计
    • 张鹤/2019-1-1/ 辽海出版社/定价:¥80
    • 档案统计工作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档案工作质量,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档案工作,体现其自身价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制定档案统计制度。

    • ISBN:9787545145380
  • 两岸故宫的世纪传奇
    • 两岸故宫的世纪传奇
    • /2019-1-1/ 三联书店/定价:¥49.8
    • ISBN:9787108064615
  •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 吉家凡,王小会主编/2019-1-1/ 高等教育出版社/定价:¥39
    •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教育和文献检索、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图书信息资源检索、中文学术文献数据库、常用外文数据库、特种文献检索、网络学术资源检索、文献资源共享、文献信息管理、文献利用与学术规范。

    • ISBN:9787040491784
  • 博物馆学概论
    • 博物馆学概论
    • 《博物馆概论》编写组编/2019-1-1/ 高等教育出版社/定价:¥37
    • 《博物馆学概论》是在广泛征求全国多所高校从事博物馆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历经多年反复修改和集思广益而成的。本教材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系统地论述和研究了我国博物馆学理论,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博物馆学基本理论探索的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内容充实新颖、学术性较强,是一部契合我国博物馆事业建设和博

    • ISBN:9787040508536
  •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
    •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
    • 黄洋,陈红京著/2019-1-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定价:¥58
    • 本书内容涵盖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策划、形式设计、布展施工三大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各部分进行阐述。

    • ISBN:9787313211446
  • 会展营销教程
    • 会展营销教程
    • 刘大可著/2019-1-1/ 高等教育出版社/定价:¥32
    • 本书是高等学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教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会展营销概述、会展产品与服务、会展产品定价方法与技巧、会展顾客采购行为、会展宣传与推广、会展营销渠道管理、会展赞助策划与营销、会展客户关系管理、因特网在会展营销中的应用、会展企业营销管理。本书可供高等学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高等职业院校相关

    • ISBN:9787040501742
  • “新时代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主题征文获奖论文集
    • “新时代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主题征文获奖论文集
    • 中国文化馆协会主编/2019-1-1/ 上海大学出版社/定价:¥89
    • 本书共收入61篇获奖论文,围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馆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展开,从文化馆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与相关政策法规,文化馆的社会职能、服务理念与职业伦理,文化馆的管理、改革与行业发展,文化馆的业务建设与服务方式的创新等方面,探索符合新时代特点的现代文化馆的定位功能,推动文化馆理论体系学科建设。

    • ISBN:9787567133983
  • 大众传播学通论
    • 大众传播学通论
    • 李苓[等]编著/2019-1-1/ 四川大学出版社/定价:¥36
    • 本书分总论(基本概念、经典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传播的系统论视野、传播的社会功能、控制研究、信息与符号研究、媒体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等章节。

    • ISBN:9787569029246
  • 明星的诞生:女伶与近代上海社会
    • 明星的诞生:女伶与近代上海社会
    • 张雯著/2019-1-1/ 济南出版社/定价:¥48
    • 前近代中国,“娼”“伶”没有明显区分,至清代朝廷又下令禁止女伶,使其基本消失于历史舞台。近代中国,女伶率先在上海重返公共空间,活跃于传统戏剧或新式电影,在多个艺术领域成为光彩夺目的明星,逐渐成长为娱乐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在梳理近代之前中国女伶发展过程及其职业特征的基础上,选择近代以来曾经轮番占据上海娱乐界顶尖位置

    • ISBN:978754883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