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一个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他是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教师,他的书法篆刻领风气之先,他的诗词风靡一时……同时,他也是一位实践躬行的佛学大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弘一法师倍受世人尊敬,却又是那个时代谦虚的人之一。《李叔同的国学智慧》将带你走进弘一法师的国学世界,找回当代人们所缺失了的种种
《华中国学(2016年春之卷总第六卷)/国学研究丛书》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主持编辑的大型学术集刊,内容包括政治史、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社会史、古文字学及古典文学等国学研究的各个分支,涵盖了历史学、文学、哲学、语言学等四个学科,集中展现了海内外国学研究的部分新学术成果。所选文章多立足学术前沿,注重新材料的发掘和新
梁启超先生的《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介绍中国基本典籍,说明各书特点、读法,文字浅显简明。《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为他在清华学校教授“群书概要”的讲稿,印行前就已“各处纷纷函索传钞”,深受青年学生欢迎;对《论语》《史记》《左传》《诗经》等经典进行了系统介绍,对诸书作者、成书年代及过程、内容真伪及篇次、价值及读法、校释书优劣等
于丹“国学美文‘真善美’系列”第二本“向善卷”。《此心光明万物生》语出王阳明心学,从人生坐标的角度,将于丹私家美文结集成书;深入讨论:人性本善,并非小恩小惠,更不是一己的幸福,而是有关信仰的慈悲,是一种大我的担当。 全书分为“有所依”、“有所为”、“有君子风”、“有神仙骨”等八个侧面,惜缘向善;并配以“国学小站”和经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规模庞大的百科丛书,按经、史、子、集四部44类编排,并以唐玄宗于两都(长安及洛阳)分建四库贮藏四部典籍而定名。它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主要典籍,共收书3505种、79327卷,为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完备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完整的文献资料
本书是民国年间出版的一部有关国学(亦称“国故学”)的论集。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群学社出版时,国学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的成果,此书即是对当时国学幼成果的整理和总结。书中辑录有关国故学的文章62篇,依内容为四集:“通论”、“学的讨论”、“书的讨论”、“人的讨论”。所收文章的作者,大多为硕学大家,许多文章至今仍旧堪称名篇,
《国学经典与职场》是面向高职高专层次的职业素质课程教材。这是一门以祖国语言文学为载体、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为精髓的素质教育课程。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掌握专业知识,养成独立工作能力,提高道德素养,增强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开阔文化视野,拓展世界文化格局。(二)积淀人文底蕴,凝练人文气质,增强人文
本书是大学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品读国学》按主题编排,分为为学篇、孝悌篇、仁义篇、修身篇、诚信篇、处世篇、礼仪篇、家国篇等八大主题。每个主题下又有经典名句讲解、案例故事和思考践行三部分。经典名句讲解部分主要选读了能让读者领悟学习之道、孝悌美德、诚信品格、处世智慧的经典名句,并附有注释、解释、分析和相关的背景介绍。案例
所谓“四部”,即按我国传统分类法,将所有的书分成经史子集四大门类,“丛刊”即今天通常所说的丛书。说得具体些,《四部丛刊》是一部集中各方面必读书、必备书的小型《四库全书》。从1922年起,到抗战爆发为止,《四部丛刊》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共出了初编、续编、三编,实共502种,分装成3100多册,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我国新出的
民国时期的古籍丛书是中国近代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西方新式印刷技术的广泛采用,民国时期的古籍丛书在刊印方式、装帧形式、结构及内容等方面与传统古籍丛书存在诸多差异,在中国古籍出版印刷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崔建利著的《民国时期的古籍丛书研究》分上下两编,从历史背景、编纂出版状况、编纂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