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据南怀瑾先生讲解《药师经》的录音整理而成。先生用现代人易于接受的讲述方式,结合自他修习体验,逐句讲解此经。书中逐一分析了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并以实例告诉人们该如何行止,何谓悭贪和我慢等等。
本书由南怀瑾先生在台北十方丛林书院讲述《圆觉经》的录音整理而成。南先生开篇即点出《圆觉经》的“大”和“直接”。“大”,指它涵盖了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波罗蜜,是一切大法的总法和总源。“直接”,指此经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在众多佛经中最为直截了当。
中国1911
本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南怀瑾先生在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讲课的论文教材,勾勒了道教自汉末创教至今,盛极而衰的主要线索,从道教的思想文化渊源、各派别的分流和演进、对历代政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解析了道教存在的历史原因及伟大贡献,并预言了道教在未来的价值。
禅宗传入中国后,以其独特的教理宗旨、思维方式和修持原则而广泛流传,影响了世人的生活和价值观,同时经过中华多元文化的熏陶浸润,千百年来,逐渐内化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本书中,南怀瑾先生以禅宗为主干,广论禅学哲思。纵向从禅宗之演变说起,解公案,参机锋,论生死,并对禅宗教理宗旨、传授戒律、修行实践等做了详尽的论述;横向则比较了
本书讲的是从达摩东来到唐代中期,禅宗各位祖师修法得道及衣钵传承的故事。南怀瑾先生著作此书,依据的是《传灯录》《五灯会元》《指月录》等禅宗史书。这些典籍,一般人不过是当各位高僧的小传读。而南先生读书,不放过一处细节,更重要的,是以文字为依托,参悟、擒拿未曾写出的虚空留白。随时会起疑情,处处都是话头。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扼要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是南怀瑾先生在太湖大学堂**次讲座的辑录。南先生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中的自修内养之道出发,探讨现代人们所关注的生命科学等问题,并现场解答了一些听众的疑惑。 因南先生一生勤于实证,这次讲座更多的是他个人修习的体验,是“过来人”的“苦心”之作,弥足珍贵。在探寻禅与生命的真相的道路上,孰可为,孰不可
禅宗与道家
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
本书以佛法之无漏三学戒、定、慧为中心议题,收录了南怀瑾先生的恩师袁焕仙先生和他本人有关止观、修定、修慧的述作,既有对三学的总的阐述,又有对禅观、般若正观、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的研究与讲解,为学佛者提供了入门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