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中国气象局辽宁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组织编写,全书总结、汲取了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在气象系统干部职工培训主渠道主阵地所积累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要求、中国革命历史的干部教育培养经验、干部培训课程设计、干部培训多种方式的应用、教学管理、现代培训技术的应用、附录等7部分内容。对于提升新时代党员
本书按二十四节气顺序,分春、夏、秋、冬4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诗词概括每篇的内容;每篇分6章,对应6个节气。章节内容的设置从节气的内涵、意义出发,含物候变化、农事生活、习俗风俗、养生运动、活动展示等基本知识。本书的亮点和优势在于,图书设计摒弃了市场上普遍的简单科普,上升到生活实践层面,每个模块都设置了相应的1-2个形式
本书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易行且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云下地表温度反演算法。书中回顾了基于被动微波地表温度反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被动微波遥感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详细介绍了本研究中用到的模型和数据。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两个研究目标:(1)定量分析大气对常用被动微波通道星上亮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大气校正方法;(2)通过不同通道比辐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国气象局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青海省各级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职责,了解服务需求,丰富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气象保障。青海气象
本教材围绕水文气象学和气候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和近期新的科技动态进行了阐述和解释。全书设置了8章内容,包括绪论、水文气象要素、气候系统与水分循环、大气水与地表径流、暴雨与洪涝、干旱与旱灾、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候变化趋势预估和径流预测。本教材可以作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气象学、地理学和大气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
本书第1章从雷雨云的产生过程、雷雨云的起电机理和雷电的危害等方面,对雷电的基础知识做出了阐述。第2、3、4章主要是防雷检测过程中作为判定依据的基本参数的计算分析及相关基本知识。第5、6、7章对防雷装置检测的操作程序、测试方法、测试影响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做出要求,目的是要测试报告科学、准确、公正。第8章主要以实例的方式介绍
本书系统地揭示了青海高原近60年来各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环境、农业、畜牧业、能源、人体健康的影响特征,并基于未来情景预估资料,预估了青海高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结合青海未来发展规划、战略定位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本书可为青海各级决策部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生态
本书是在“湖北地区对流云人工增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书中围绕对流云结构特征和人工增雨相关技术开展研究,研发了作业潜力云分类识别、作业条件识别、作业概念模型建立、作业效果检验分析等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建立了集对流云跟踪监测技术、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综合识别指标体系与效果分析检验于一体的对流云人工增雨业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庆之年。吉林气象事业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也走过了70年风雨征程。为了收藏吉林气象70年历史中经典的瞬间,展现新中国吉林气象事业的发展成就,借中国气象局出版“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画册”之机,编撰《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吉林卷》画册。《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吉林卷》画册取大纵深的视角
本书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雷电形成的物理过程,给出了典型的雷电参数,引用现行有关防雷技术标准介绍了建(构)筑物和信息系统的防雷技术要求,总结了防雷检测和设计施工的技术要点,综合阐述了雷电观测手段、监测网络以及雷电预警预报的主要方法,列举了目前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的主要实例。本书还收集14套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测试试题并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