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郑氏注笺释》三卷并《孝经校释》一卷,是曹元弼《孝经》学的代表作。曹氏先列经文,其后考注,再为笺释。而其考注,有时录郑注他经之文以补全之。与《孝经学》的略释大义不同,《孝经郑氏注笺释》极尽精详。在这本书中,他重构了《孝经》与六经的关系,并且以《孝经》学的爱敬之理贯穿、统摄六经,建构了一个新的经学体系。简言之,就是以
对现代性造成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批判是隐藏在冯契哲学内的一个持久的主题,也是冯契对现代中国哲学的独特贡献。冯契智慧说的哲学体系聚焦探索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可以内在地被视为一种面向虚无主义而思的哲学建构,本书即是着眼于此。书中围绕冯契智慧说的哲学体系,系统阐述了冯契伦理思想以智慧为根基,在认识论、价值论和人格论三个层
本书论述格林式实验伦理学回应或回避批评的方式有重申自身核心思路、构建同罪论证、区分道德语义学的内外在主义、依据论证的直觉性与非直觉性差别、否认或限定非对称性与不确定性问题的合理性等。然而,实验伦理学研究者与传统伦理学研究者之间很难进行有效的对话。因此,本书对诸多批评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处理,将它们精致化为概念性、立场性、
本书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冯契伦理思想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已有研究中的成果及不足,以作为后续的讨论基础。
《断舍离·瑜伽智慧》是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和日本瑜伽大师龙村修合著的心理励志类图书。这是让人生更加笃定的16堂生命轴心课,分享了日本瑜伽之父冲正弘的瑜伽思考术。在生活中运用瑜伽思维,就能找到自我的轴心,不受他人影响,成为自己心灵坚强的支柱。因为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改变自己的原则,对自我的印象来自别人的评价
本书包括面对最大的势力,只能与之好好相处;从40%开始;独?立;一切都是为了做人;成事两原则;开心一点;要悔过,但更要幸福;爱自己、负责任、爱世界,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在人生最低点、最高点,都要读一句话等散文作品。
本书主要介绍了道德学社的历史和变迁。该书分别介绍了清末民初“道德救世”论的提出、道德学社的创始人——段正元的青少年时代、道德学社前身——成都人伦道德研究会、北京道德学社、各地道德学社成立与发展、道德学社的性质与特点等等。
本书分为“家风:中华文化的一条血脉”“中华传统好家风集萃”“传承笃行好家风”三编,内容包括:家风是家庭延续的产物、时代呼唤传承好家风、历代名人话家风、历代家风故事精选、家风文化中的爱国精神、家风文化中的爱岗敬业等。
本书共设六章,内容包括:走出大时代小格局,在历史的跨度中打开新生命;打破有职业无事业,以发展竞争创造人生价值;面对快流动低情感,追寻溯游从之的深情;逆转高欲望低价值,让生命走出人性的弱点;超越有激情无信仰,用不变的相信创造永恒;远离有年轻无青春,把岁月的火种永留心中。
工匠文化是日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代名词,工匠文化的核心——工匠精神是在讨论日本民族精神中经常涉及的话题,但学界对其思想渊源与确立标志的深入剖析较少。当前,日本对工匠文化的叙事已成为关乎地方和民族认同、促进申遗、构建“技术立国”形象的重要事业。本书从社会史研究的视野,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首先叙述了日本工匠文化的渊源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