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致旱天气系统异常特征分析入手,基于陆气耦合的思路,重点研究耦合气象水文模型的大范围干旱动态监测与预测方法。针对中长期干旱预测问题,运用改进的信号场技术,研究了天气气候系统异常与区域干旱发生的关系,基于前期和同期大气环流异常信号构建了基于环流异常的中长期干旱年尺度和季尺度预测模型。针对点尺度观测土壤含水量难以识别大
《青海省灾害性天气个例分析文集(2007—2017年)》收集了2007-2017年间发生在青海省的典型灾害性天气个例,包括区域性大到暴雪天气、大到暴雨天气、大风和沙尘暴天气、寒潮天气的个例分析和技术总结,并对青海高原四类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影响系统和预报着眼点做了简要的介绍。《青海省灾害性天气个例分析文集(2007—
《木里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核心,解读了各级政府部门关于气象防灾减灾的政策,总结了木里藏族自治县气象工作者多年来的相关成果,制定了木里县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木里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共分为10章,涵盖了木里县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形势、防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木里县环境与经济
《天气预报综合实习教程》是在高等学校大气科学专业的天气预报综合实习和相关实践课程的长期教学经验基础上总结编写而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天气气候特征介绍、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使用、常用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简介及其释用、天气形势分析与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五部分。《天气预报综合实习教程》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基本天气预报思路,每章根
这是一套由四十多名韩国教育界、科学界和创作界一线专家,强强联合,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研究,孕育出这套宝藏儿童科普图书。它以原理科学为切入点,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涵盖光、热、电、空气、磁力、感官等二十多个主题和上百个科学知识。
我国的防雹实践中一直伴有的“爆炸-动力”扰动,但对“爆炸-动力”扰动防雹的机理未能说明白,因而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本书在了解了基层防雹作业实践经验和体会基础上,反推出其应有的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式,并模拟再现了种种已观测到的特征现象。结果是,理论给出的防雹实施要领恰巧与基层防雹实践中的举措相吻合。这不仅佐证了中国防雹实践中
本书概述了大气环流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全球月(季)平均风、压、温场的基本观测事实及相互联系,它们随纬度、高度、季节的变化及北、南半球间的差异,初步分析了它们的物理成因。用动力诊断方法,从大气中的角动量平衡、热量与水分平衡、动能平衡与能量循环等方面讨论了大气环流维持机制。结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两个大气
本书以北半球积雪作为研究对象,从北半球积雪的基本特征入手,通过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常用积雪变化研究科学数据梳理、北半球积雪面积和积雪物候时空格局、北半球积雪变化的归因分析以及积雪的辐射冷却效应、积雪水文及其与夏季干旱的耦合、长时间序列积雪数据集研发等,系统地介绍气候变化背景下北半球积雪的响应及其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最后,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天气与气侯、太空中的地球、大气层、太阳能、加热地球、季节、暖空气和冷空气、科里奥利效应、盛行风、海洋和大陆等。
《赤峰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9版)》是基于《赤峰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1版)编写的修订版。本书介绍了19世纪60年代以来赤峰市各类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防灾减灾能力现状,结合赤峰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开展了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风险区划,为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