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韩成武先生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诗词创作,是反映其学术成就最具权威性的文本。其内容以杜甫研究为重点,分为六卷,包括杜诗内容论丛、杜诗艺术研究、杜甫生平研究和杜诗名篇选注,此外,还有唐诗艺术评论若干篇,作者自创新旧体诗数百首。该文集的核心部分是杜甫研究系列著作的汇集,全方位地展示作者在该领域研究的新成果,是作者
本书在内容上承接《古本戏曲丛刊十集》,计划收入1840-1949年间的传奇杂剧剧作。近代发表和著录的传奇杂剧,目前能够确认剧名的大约有五、六百种之多,其中大部分能够在专集、报刊上找到原著。本书第一次将近代编撰的传奇杂剧全部搜集整理,影印出版,完整展示了近代传奇杂剧的内容、风貌,也体现了近代时期传统戏曲创作的新特点,从中
本书是将山东大学图书馆所藏说唱文献加以整理影印而成的一部大型图书。所收文献涉及广东、湖南、江苏、福建、河南、北京、山东等地区,按文献说唱形式分为讲唱类、民歌类、戏剧类、新曲艺类、其它类五大类。讲唱类、民歌类、戏剧类又分若干小类,其中讲唱类分为鼓词、弹词、评话、潮州歌、龙舟歌、木鱼书、南音、宝卷,民歌类分为民谣、山歌、时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从建馆至今,广泛搜集了众多珍稀杜集版本,收藏宋元明清杜集版本万余册,馆藏杜集版本堪称国内收藏历代杜集版本之冠。《杜甫草堂馆藏珍稀杜集丛刊》汇集杜甫草堂馆藏的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稀杜集版本共11种,分为6部,共152册。这些珍稀杜集版本具有重要的版本、目录、文物、文献、历史和学术研究价值。本书是
巴山蜀水,人杰地灵,文学创作层出不穷,而编选诗文总集,弘扬文学传统,也是巴蜀人历代相继的传承。巴蜀学者好编总集者甚多,至清代尤盛,清蜀人所编大型总集数量可观,历来受到出版行业关注,不少大型丛书亦有收录。然而清蜀人总集数量之多,仍有许多未经整理出版者,本书搜集较为稀见之清代蜀人总集十二种汇编,其中包括清代蜀人著作选本与清
常熟古称海虞,地处江南胜地,风光嘉美,山水养人,文化兴盛。逮及明末清初,在王朝兴替、风云激荡、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思想学术回溯与推新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下,产生了在海虞文化和清代诗歌史上都极为有代表性的虞山诗派,以虞山这一地域性为本的群体在有清一代形成了以钱谦益为宗师,二冯为辅翼,钱陆灿为嗣响,而后多有继承发扬的虞山诗人学
本书计划收入300余种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楚辞》及屈子文献(包括海内外的孤本、善本文献),依照原貌影印出版,并由专家为每种文献撰写提要。第一编收入“楚辞章句”和“楚辞集注”80种文献,不少都是海内外的孤本《楚辞》文献。《楚辞大典》的出版将为“楚辞学”研究提供一套珍贵的学术资料。
本书系古代诗歌的汇编。全书共分四卷,包括“洛浦集”“鹅亭集”“花溪集”“古驿集”,主要收录与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有关的古代诗歌作品。书末另附有《王羲之传》。所收诗歌上至宋代,下迄清末,包括宋杨万里《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宋楼钥《洛社老僧听琴》、元方回《洛社晓行》等,大多为佳作名篇。所选诗作大
本书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收录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间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篇,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该项目是对吉林省图书馆馆藏珍本的完美再造与呈现,为我省馆藏古籍图书的修缮、整理、出版做出贡献。吉林省图书馆藏《昭明文选》共60卷64册,在卷末,校对、校勘等人的官衔和姓
本书底本为乾隆三十七年叶树藩海录轩刻李善注《文选》,朱墨套印,附有清代著名学者何焯评点。叶刻本是第一部刻有何焯评点的《文选》版本,此前未见有影印出版。刘永济先生是我国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其评点文字,分朱墨两色,应为不同时间阅读所作。详批篇目60余篇,主要内容分为总评、层次分析、圈点,偶有摘录王念孙《经义述闻》校勘之语。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