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古代诗歌的汇编。全书共分四卷,包括“洛浦集”“鹅亭集”“花溪集”“古驿集”,主要收录与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有关的古代诗歌作品。书末另附有《王羲之传》。所收诗歌上至宋代,下迄清末,包括宋杨万里《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宋楼钥《洛社老僧听琴》、元方回《洛社晓行》等,大多为佳作名篇。所选诗作大
本书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雕塑学会联合举勒“国博百年·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的配套总结图书,以此庆祝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百年暨庆祝中国雕塑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图书内容为中国雕塑学会对其收录的有关中国百年雕塑艺术和雕塑事业发展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集中展示,辅以大事记,详细地记录了中国百年来的雕塑发展史,时间跨度从现代到当代
本书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收录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间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篇,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该项目是对吉林省图书馆馆藏珍本的完美再造与呈现,为我省馆藏古籍图书的修缮、整理、出版做出贡献。吉林省图书馆藏《昭明文选》共60卷64册,在卷末,校对、校勘等人的官衔和姓
本书底本为乾隆三十七年叶树藩海录轩刻李善注《文选》,朱墨套印,附有清代著名学者何焯评点。叶刻本是第一部刻有何焯评点的《文选》版本,此前未见有影印出版。刘永济先生是我国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其评点文字,分朱墨两色,应为不同时间阅读所作。详批篇目60余篇,主要内容分为总评、层次分析、圈点,偶有摘录王念孙《经义述闻》校勘之语。刘
本书辑于明正统年间,比毛晋汲古阁刻宋六十名家词早200多年。当时所见善本尚多,如南宋前期曾慥所编《东坡词》《东坡词拾遗》以及元阙名编《乐府补题》,均赖此书而得以传存。此书所收词集自《花间集》起,至南宋郭应祥《笑笑词》止,名为百家,现缺10家,实有90家。本次影印出版的底本是天津图书馆藏明红格抄本,此本原为天一阁旧藏。刻
本书收录吴民先题画诗、诗作、词作约500首。收录有《(清平乐)与诸友登紫琅吟别》《别去三十五载后》《题兰赠祈龙威老师》《题梅雀图》《题紫藤》《题兰竹石》《题墨牡丹》《题古陶牡丹》《(如梦令)六十自述》《拟八大独鸟图》等。
该书是清末民初同光体诗人陈曾寿的诗文稿本,共七种,大部分为陈曾寿的手稿本。底本为湖北省图书馆馆藏孤本、善本,此次首次影印出版。该书为稿本,与刻本《苍虬阁诗集》相比,有新发现的近三百首诗文,是研究陈曾寿珍贵的文献资料。书中有多处诗人创作之时增补、删改、校订的痕迹,可见陈曾寿写诗作文字斟句酌,能直观学习名人的治学方法,分析
本书中收入民间文艺工作者和专业人士搜集、翻译、整理的《瓦氏夫人》、《控告土官歌》、《达妍与日驾》、《三姑记》等多首流传于广西壮、瑶、苗、汉、侗、毛南、京、彝等族人民中的人物叙事、史事叙事、日常生活等长诗。它们韵散结合,反映广西地理、历史、文化、社会、风俗,讲述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和生产生活的故事。本书展现了广西
本书收有韩国藏清人尺牍《中朝学士书翰》、《中士尺牍》、《中朝学士书翰录》、《清朝名家书牍》、《覃溪手札帖》、《同文神交》等六种近300通。这六种韩藏清人尺牍写本是近世中朝文化、学术交往研究极重要的资源库。这批尺牍写本作为清朝学者与朝鲜学者之间广泛深入交往的有力证据,为中朝文化、学术交往研究提供第一手的新材料。如高丽大学
欧阳予倩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在剧本创作、戏剧表导演、电影编导、戏剧理论研究、戏剧改革、戏剧教育、戏剧运动诸方面硕果累累,对中国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的发展贡献卓著。 欧阳予倩早年因热爱艺术投拜名师,钻研京剧学旦角,在京剧界与梅兰芳齐名,有“南欧北梅”之说。他曾参加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等文艺团体,在田汉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