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湖南永州道县人,晚清著名书法家、学者。《何绍基日记》是晚清的一部重要日记,记事跨度由道光十四年(1834)直至同治十年(1871),时间长达38年,是研究晚清政治、艺术、社会、文化、文学等方面内容的重要文献。由于《何绍基日记》流传零散,分藏海内外各大机构,有的还长期秘不示人,且稿本日记行草书写、漶漫虫蠹,识别难
《剑来》是网络大神烽火戏诸侯创作的古典仙侠小说,是继《雪中悍刀行》后最具才情的全新力作。小说以宏伟的叙事、宏大的架构、宏富的想象力,讲述了一个平凡少年陈平安因缘际会之下走上修行之路,虽然经受了重重考验,但仍一直坚守善良初心,不断成长,最终成为绝顶剑侠的故事。不同年龄层的文学爱好者都可以在小说中得到共鸣。 在《剑来》构建
内容介绍: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创作305首,原称为《诗》或《诗三百》。首图所藏为明万历天启间凌杜若刻朱墨套印本。前四册正文,有评点,第五册为托名子夏的《小序》,无评点。卷首有凌濛初《钟伯敬批点诗经序》、凌杜若题识、诗经大序。大序为全书之序,说明诗的
中华经典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上起殷周之际,下迄明清近代,其数量之浩繁、思想之深邃、内容之广博,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也堪称璀璨夺目、无与伦比。《中华国学百部经典》精选我国历代以来,治国、治家、治己的百种传世经典。本套书收录《浮生六记》《容斋随笔》《荀子》《三国志》《尔雅》《孝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国学经典,从
本书主要介绍湖南花灯戏的历史发展、地域分布、剧种特点、文化习俗等,并分类收集湖南地区花灯戏剧本,包括《王小二过年》《张二嫂回娘家》《范喜良与水孟姜故事》《韩湘子服药》等。
《太史升庵全集》简称《升庵全集》,为明杨慎(1488—1559)撰,共计八十一卷。凡赋一卷,序、记等四卷,书一卷,碑铭、墓志铭、祭文等三卷,题跋一卷,赞、传等一卷,诗二十五卷,词三卷,六言诗一卷,杂著四十一卷,均为考订之文。另有目录一卷,卷首有二序、升庵先生年谱。书末有郑旻、蔡汝贤二跋。《四库总目》云:“慎以博洽冠一时
“四部要籍选刊”衍生产品。手工宣纸线装精印,一函四册,以国家图书馆藏宋建康郡斋刻本《花间集》为底本进行影印。《花间集》是中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风影响很大,被誉为“近世倚声填词之祖”。此外,唐末五代词家之作因此得以流传后世,对研究词的产生与发展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花间集》虽有一些影印
《佩文斋咏物诗选》(上中下),(清)汪霦等/编,乔继堂/整理,传统文化修养丛书 本书是康熙年间敕编的咏物诗分类选集,故《四库》本等,书名前缀“御定”二字。全书共486卷,所选诗作,上起两汉,下迄明代,共约14600首。内容丰富,涉及天象、岁节、山川、建筑、器用、衣饰、食物、动物、植物等,共约500种物象;体式全面,五七
《民国诗文集汇刊》计划在广泛的民国文献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选录重要的民国诗文集作品分辑推出。第一辑重点收录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收藏的1912-1949年间出版或完成的旧体诗文总集和别集,共300余种,成书200册。从书名来看,涵盖了诗集、诗录、诗钞、诗草、诗存、诗稿、文集、文钞、文录、
我国对地方文献尤其是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的搜集汇编有着良好的传统,至明清两代,各地州府县镇积极整理当地艺文,产生了大量的地方诗文总集。民国战乱频繁,但地方文献整理之风未衰,直到现在,各地仍在不遗余力地搜集地方文献。有鉴于此,编者将明清时期稀见的地方诗文总集63种汇为一编,涉及14个省市地区,数百县镇,可以补充别集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