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项目中的一本,属民间文学十二个门类中的“长诗”类,此卷为湖北卷·咸宁叙事长歌分卷。湖北咸宁地区多山,山大岭高,地旷人稀,人民群众把故事用山歌的形式传唱,孕育出了长篇叙事山歌。咸宁长篇叙事长歌的全面发现与搜集整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2018年咸宁市文联、民协再次对咸宁境内民间
本书是中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风影响很大,被誉为“近世倚声填词之祖”。此外,唐末五代词家之作因此得以流传后世,对研究词的产生与发展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花间集》虽有一些影印本传世,但这个现存最早最清晰的宋刻本,除中华再造善本之外,尚无影印本。
舒群全集(1-8卷)
本书是王禹偁自己编订并作序的诗文集,共三十卷,包括赋二卷,诗十一卷,文十七卷。涉及诗、赋、杂文、序、表、碑志等体裁,内容多反映现实、讽刺教化。该书今天可以考知详情并有残本传世的是宋绍兴十七年(1147)黄州刊本《王黄州小畜集》,此本残存卷十二至二十四,余配吕无党吾研斋抄本。有黄丕烈跋,海虞瞿氏藏,收入《四部丛刊初编》中
本书共包括七十五卷七十回,清顺治十四年(1657)醉耕堂刻本。卷首有王仕云撰《评论水浒序》《王望如先生评出像水浒传总论》,次翻刻陈洪绶绘本《水浒叶子》四十幅人物画像。正文评论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前七十回,每回前有金圣叹点评,末有王仕云总评,金圣叹的评点,在诸多评本中此本为最详细,有不少独到的见解;王仕云同样有着自己的
《丁卯集》二卷,(唐)许浑撰,宋刻本,框高17.4厘米米,宽13.1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此本避讳至“敦”字,当刻於南宋光宗间(1190—1194),其版式行款与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相同。故自清黄丕烈而下,人皆视其为陈氏刻本,即所谓“书棚本”也。然陈氏所刻唐、宋人集每有刊记,此本则无;又陈刻诸本字
《极玄集》是中国唐代姚合编选的唐诗选集。姚合(777-843),唐代著名诗人。书前自序,称所选“凡二十一人,共百首”。主要选中唐大历时期诗人(盛唐仅王维、祖咏二人),诗体多为五言。自序又谓:“此《极玄集》书影(明刻本)皆诗家射雕之手也。(姚)合于众集中更选其极玄者,庶免后来之非。”其意即谓选录有代表性诗人的佳作,以免后
本书汇集了现当代众多名家力作,涵盖近200位现当代作家的300余部作品,精选百年中国乡土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全书按时间线,分成三个部分,即中短篇小说(1917-1949)、中短篇小说(1949-1966)、中短篇小说(1976-2020),囊括二十世纪以来,围绕乡村、农民写作的重要作家的经典中短篇作品。
本书收录国家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院、日本内阁文库、复旦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所藏明代诗话珍本文献近40种,其中稿本1种,明抄本10种,明刻本27种,所收文献多为难得一见的珍稀善本。
本书为现存宋刻《注东坡先生诗》现存世六部残本中版本价值最高者,可以为古籍研究、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整体仿真制作。宋刻《注东坡先生诗集》四十二卷。宋苏轼撰,施元之、顾禧、施宿注,宋嘉泰淮东仓司刻本。存二卷(卷四十一、四十二)。清黄丕烈跋、题诗,周锡瓒题跋,潘奕隽题诗。国图本卷四十一、四十二虽系残本,然正如黄丕烈题跋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