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贵州瓮安傅玉书、傅汝怀父子所撰贵州诗文集四种。分别包括傅玉书撰《黔风》十二卷、《黔风旧闻录》六卷、《黔风鸣盛录》十八卷及傅汝怀撰《黔风演》四卷。傅氏父子所撰此《黔风》四种传世稀少,目前贵州省内已经无全本,多方访求而来,《黔风》《黔风鸣盛录》使用国家图书馆藏清刻本、《黔风旧闻录》用湖南图书馆藏清刻本,《黔风演》用贵
本书为精装影印本。作者徐楘(1797—?),字鼎梅,一字桂生,号蔗塘居士,别号一真。全书共六十七卷。收录明清贵州诗人四百四十六位、诗歌六千馀首。体例较前之贵州诗歌总集颇有创新,其开列诗人姓名、官职、出身、字号、谥号等,姓名之下又用双行小字标出诗歌数量。开后之《播雅》《黔诗纪略》《桐梓耆旧诗》等体例之滥觞。本次《贵州文库
本书两函十二册,分上、中、下三栏,上、中栏刊朱墨批语,下栏刊大字正文。光绪十七年,喻焜将王士禛、但明伦、何守奇和冯镇峦对《聊斋志异》的评语汇为一体,是为《聊斋志异》四家合评三色套印本。清代评点《聊斋志异》者不下十数家,其中最有价值的当推王士禛、但明伦、何守奇、冯镇峦四家。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原书八卷,宋以后多作三卷。《世说新语》辑录汉末魏晋时期士族阶层的逸闻趣事,反映魏晋三百年余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涉及面广,对中国文学、艺术、哲学皆具深远影响。语言简约隽永,人物形象气韵生动,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开创了“世说体”文言笔记小说范式。《世说》书历代
中国现代新诗期刊是现代历史上公开出版的发表中国新诗的专门性的期刊杂志。发表于新诗期刊与报纸副刊上的新诗作品在文献学的意义上属于“初刊文本”,往往能够展示新诗创作最初面世之际的原始面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现代新诗期刊集成》对1919—1949年间出版的新诗期刊进行影印出版,通过多方的搜集补配,收录了如《北风诗刊》
《施注苏诗》四十二卷,宋苏轼著,宋施元之、顾禧注,此次出版的是清莫友芝批校本。《施注苏诗》是苏诗的一个重要注本,共十册,除施氏所注苏诗四十二卷外,还包括续补遗诗二卷,共收录苏轼诗歌两千六百余首,按照编年的形式排列,每卷开始都注明创作诗歌的时间或背景,收录诗歌内容丰富。《施注苏诗》曾为清代著名诗人、版本目录学家莫友芝所藏
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国度,汉之司马相如、扬雄,唐之李、杜,宋之三苏,明之杨慎,清之“绵州三李”,耀眼璀璨。巴蜀诗歌一脉相承,与辉煌的诗歌创作相对应的是愈渐成熟的诗学著作,从汉代开始,巴蜀文人就颇为重视诗学评论,诗学文献更是层出不穷,这些诗学文献最初散见于文人们的别集中,后来,更有专门创作诗学著作者,宋有王灼之《碧
本书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湖南傩戏概述、剧本、附录。概述部分高屋建瓴地介绍了湖南傩戏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概况;剧本篇章所摘录剧本均源自湖南当地的社会生活;附录部分涵盖了湖南傩戏分布及存续状况(以列表形式呈现)、传承人小传、傩面具、傩歌、傩仪演出等。本书参考傩文化的权威资源,结合相关专家意见,整合傩戏研究的专家系统与民间分类
本书依据宋人耐得翁《都城纪胜》文献记载,以宋代勾栏瓦肆说话四家家数理论为依据,以宋人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记载的话本小说名目为对照,并辅以胡士莹先生佐证的宋人话本小说十部为基数,相应辑录出一百余部清代民国稀见说话四家家数话本小说影印出版并撰写提要,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清代以来民间说话艺术四家家数的具体形态及中国民间
《阅微草堂笔记》线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