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北京蒙藏学校成立初期的建校史册上,曾经记载着一位著名国文教师的简历,以及他为蒙藏学校补习班所写的汉文讲义。这位蒙藏学校的建校元老就是前清癸卯进士,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教育家,我国民族教育的先驱者之一郭家声先生。综观癸卯进士郭家声先生的一生,他不仅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古典文学和
本次影印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此次影印按原书原样原大制作,经折装,木板,函套,仿真制作,从纸张、装帧、钤印、书叶遗留下来的泛黄破损和修复痕迹,乃至书前书后的木板封面,都与原件相差无几,与市场上其他版本的《唐女郎鱼玄机诗》相比,本书为仿真复制件。后附出版说明及一百二十四方钤印一一辑出
本书主要由辽宁民间小戏概述、凡例、剧种简介、剧目剧本及附录、后记等部分构成。概述部分对辽宁地区民间小戏源流、沿革、艺术特性等情况进行了概括性阐述;剧本选篇共收录11个剧种67个剧本,通过剧目简介、演出者、记录者、出处等辅助内容较为全面地记录了剧目、传承、记录整理等方面的情况,各剧种剧本按音序排列,内容既展现了辽宁地方独
郑振铎于1931年、1934年出版《清人杂剧初集》《清人杂剧二集》,收录清初善本或孤本的杂剧,每集收录杂剧40种。原拟随后继续出版三、四、五集,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郑振铎在《清人杂剧二集》末尾放上了拟定的《清人杂剧三集》的目录。此次按照《清人杂剧三集》的目录搜集了底本,并与初集、二集合起来编为《清人杂剧百廿种》供戏曲
钟桂松,浙江桐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浙江电视台台长、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茅盾研究会副会长等。钟桂松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业余时间长期致力于现代文学研究,尤其是茅盾、丰子恺等浙江现代文化名人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在学界和出版界颇有影响力。《钟桂松文集》共十卷,收录其历年来关于茅盾、丰子恺、沈泽民
《邙山秋风》是作者在邙山地区工作20年经历的实录。《文坛掠影》是一本文学论文集,收入文学理论、评论以及对经典作品的研究文章共45篇。《灵台叩问录》是作者在报纸上开设的专栏文章的结集《诗境徜录》,是在喧嚣的市井声中,让我们有缘进入诗的意境,徘徊徜徉,暂歇红尘倦怠,获得审美享受。“书前语”,即序言。本书结集的序言,既是对所
本书为《聊斋志异》的古籍影印。《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0余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
《江苏诗征》为清代江苏地区的诗歌总集。全书共一百八十三卷,选录了清顺治、康熙至嘉庆初江苏诗人五千四百多家的诗作。后二十二卷为名媛、释氏。全书按作者姓氏依韵编次。诗前各系以作者小传。本书文献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书楼收藏。如阮元的文选楼、秦恩复的五笥仙馆、陈本礼的瓠室、王豫的种竹轩。二是友人邮寄。有的是友人家的先贤的诗
本书是《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河南卷》的第三卷。按照谜语卷编纂体例,分为“物谜、事谜、字谜、其他”四大类,本卷为“其他类”,收录无法归入前三大类的“成语、地名、人物、年号”等谜语为“词语”类。谜语还能与民间故事、歌谣融合起来,在故事讲述中通过有趣的情节猜谜语,在歌谣演唱中通过问答的对唱猜谜语,使得谜语有了更多的传播方
晚清民国时期出现了大量描写古代军事交战阵法的小说,与传统固有战争场面描述不同,这些小说中的阵法描写往往带有仙人布阵、破阵的特点,极富艺术想象力。本书收录49部稀见版本古代话本战阵小说,皆据稗海堂所藏底本影印,编为14册。这些阵法小说,在描写时段上主要涉及列国时代、隋唐时代、宋代,是社会交替时期,战争频繁的社会现状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