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道衡文集》将曹道衡先生的学术成果首次系统整理出版,供学术界参考。文集分十卷。一至三卷为论文集。卷一为《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合并原《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中不重出篇目),卷二维《中古文史丛稿》,卷三为《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这些文章钩沉索隐,考证严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曹先生*为看重的著作。四至七卷为文学史专著
《古本戲曲叢刊》(以下簡稱《叢刊》)第六集於二〇一六年出版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積極投入到第七集的編輯工作中,曾先後召開了兩次《叢刊》七集的選目編纂會。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第七集終於面世。這套編輯時間長達六十多年的大型叢書,離最終完成又跨進一步,這是值得我們高興的事。 《叢刊》第七集的出版繼續
冯玉奇于1918年左右生于浙江慈溪,笔名左明生、海上先觉楼、先觉楼,曾署名慈水冯玉奇、四明冯玉奇、海上冯玉奇。据说他毕业于浙江大学(一说复旦大学)。1937年九一八事变后寄居上海,感山河破碎,国事蜩螗,开始写作小说以抒怀。其处女作为《解语花》,由上海春明书店出版。出版后旋即由东方书场改编为同名话剧,演出后轰动一时。那时
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 第1辑 套装共28册)
顾明道武侠创作颇多,多半以爱国或民族思想为寄托,因此很受到欢迎。其武侠小说作品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誉其为“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他一生创作武侠作品共计十八部,代表作《荒江女侠》曾被改编成戏剧又拍成电影。他在书中所用的单一观点(主观笔法)却是打破古典小说的写作方法,开创
《艺术之宫》:《艺术之宫》讲述了少女李秀儿的遭遇。李秀儿家境贫寒,父亲李三胜原以在街头耍“鬼打架”为生,却不料得病。在邻居几位姑娘的介绍下,李秀儿瞒着父亲到艺术学校当裸体女模特儿,同时还到学校老师组织的艺术之宫中当模特儿,生活得到改善。但李三胜知道李秀儿的工作后,十分生气,弃家离去,拾起耍“鬼打架”的旧业,却累死在街头
他来自山野林间,他是一个普通的猎人,但却有着一位极具传奇性的父亲! 他无意名扬天下,他不爱江山只爱美人,但时势却将他造就成一段武林的神话! 他无意争霸天下,但他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而成为乱世中可怕的战士! 他就是——蔡风! 北魏末年,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着武功与智慧崛起于江湖,他虽无志于天下,却被乱世
《道德经阐微》是对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道德经》的全面解读,同时融入作者入道门数十载的切身感悟,为广大读者层层挖掘“万经之王”的精深与微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学习《道德经》的历程,像一盏明灯,为喜欢《道德经》的广大读者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本书先列原典,后附、注释,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
《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套装共6册)》起自民国廿八年四月廿四日,止于民国廿九年元月三十日,真实反映、记录了张元济、王季烈、郑振铎和姜殿扬等相关人士围绕也是园旧藏虞山丁氏元明杂剧整理出版的问题进行斟酌、商议的始末,是研究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戏曲史的珍贵文献资料。
本书收录《李太白集》19种海内外珍贵版本,其中宋刻本1种,元刻本1种,明刻本6种,清刻本5种,朝鮮刻本4种,日本刻本2种。这些版本均为首次在内地出版,具有珍贵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