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帝王小说系列
以《古本戏曲丛刊》为底本,竖排繁体形式校点整理。 劝善金科 清乾隆间张照据旧本改写,敷衍目连救母故事,主要取材于明代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记》,但将历史背景改为唐代中叶,并穿插有李希烈的叛乱及颜真卿、段秀实殉节等关目。 升平宝筏 张照编写,敷衍玄奘取经故事,剧情主要依据吴承恩《西游记》小说,也参照元吴昌龄《唐三
除了纂修方志,我国对地方文献尤其是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的搜集汇编有着良好的传统。尤其是明清两代,各地府州县镇积极整理本地艺文,产生了大量的地方诗文总集。民国时期,战乱频繁,但地方文献整理之风未衰。直到现在,各地也在不遗余力的搜集地方文献。基于此,我们将历代地方诗文总集分辑陆续出版,此次将230多种汇为一编,涉及20多个省
《全元赋校注(套装1-10册)》是一部经过校勘、注释的收录现存元赋的文学总集,在充分吸取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全元文》的辑佚、校勘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辑佚、校勘的范围,搜集现存元赋(暂不收录与赋体相近的辞、颂、操、连珠、七体等),予以增辑、校勘、标点,加以语词注释、修订作者小传,形成一部便于今人使用的新的整
成书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的《花间集》,由后蜀赵崇祚编选,是中国词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对历代词的创作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花间集》的传播史上,出现了较多的版本。其古本有“南宋三刻”,即绍兴十八年晁谦之刻本,淳熙末年鄂州刻本及开禧刻本。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版本在此三种古本的基础上递嬗而成,其版刻和校勘质量参差不齐。本书所
《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套装共40册)》将1958年出版的《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以精装本形式出版。全书专收元、明两代的杂剧,包含杂剧总集8种。元代杂剧为《元刊杂剧三十种》,明代为《古杂剧》《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古名家杂剧》《杂剧选》《阳春奏》《元明杂剧》《古今名剧合选》。
《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套装共40册)》将1957年出版的《古本戏曲丛刊三集》以精装本形式出版。全书收录明、清易代时期剧作一百种。吴炳、李玉、朱佐朝、张大复、盛际时等这一时期名作家的作品都在其中,这一时期的刻本不多,因此收录其中的除少数明末刻本外,大部分为清代的梨园传抄本。
《陶渊明集版本荟萃(套装上中下册)》为学术类图书。《陶渊明集版本荟萃(套装上中下册)》汇聚了来自中国、朝鲜、日本等5个国家收藏的《陶渊明文集》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具影响力的珍藏本23个,其中,国内有宋元明清时代的宋绍熙三年曾集刻本、宋李公焕注元刻本、明万历七年蔡汝贤刻本、清康熙三十三年宝墨堂刻本等16个,周边国家有朝鲜
小说讲述了三位不同背景的女性在加拿大的经历和情感故事。聪慧伶俐的IT女周瑾因一次情感的失败选择了技术移民加拿大。在异国他乡的多伦多遇到了为成就女儿学业而移民的李雨琪和怀揣移民梦想的张琼。故事描述了社会最普通阶层的移民生活,真实描述了移居国外的中国人生活以及情感上的挣扎和徘徊。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茅评套板绘图牡丹亭(套装1-4册)》为《牡丹亭》的双色套印本。《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这时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都已经成熟。 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牡丹亭》在《惊梦》《寻梦》《闹殇》各出的宾白中还保留了话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