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阐微》是对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道德经》的全面解读,同时融入作者入道门数十载的切身感悟,为广大读者层层挖掘“万经之王”的精深与微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学习《道德经》的历程,像一盏明灯,为喜欢《道德经》的广大读者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本书先列原典,后附、注释,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
《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套装共6册)》起自民国廿八年四月廿四日,止于民国廿九年元月三十日,真实反映、记录了张元济、王季烈、郑振铎和姜殿扬等相关人士围绕也是园旧藏虞山丁氏元明杂剧整理出版的问题进行斟酌、商议的始末,是研究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戏曲史的珍贵文献资料。
本书收录《李太白集》19种海内外珍贵版本,其中宋刻本1种,元刻本1种,明刻本6种,清刻本5种,朝鮮刻本4种,日本刻本2种。这些版本均为首次在内地出版,具有珍贵史料价值。",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
家集是家族性文学总集,有时也收录少量集部以外的著述,在目录著录中通常收入集部的总集类,或者收入单列的丛书类。就家集的编辑刊印时间及存世数量而言,宋及宋以前家集,初步统计有25种,著名的如《窦氏联珠集》、《三武诗集》、《清江三孔集》、《二妙集》、《柴氏四隐集》等,其中多为明清人回溯性编辑;元代自编及后代编辑的元人家集15
本书为作者论文谈艺之汇编,成书于晚年。全书共6卷,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分别论述文、诗、赋、词、书法及八股文等的体制流变、性质特征、表现技巧和评论重要作家作品等,拟议深微,法语格言,在在可见,论者以为古典美学最后一部经典之作。
陈氏生当明清鼎革之际,曾师事大儒刘宗周,讲求性命之学。然明亡以后,乃挟妓纵酒自放,人多以为怪诞。又其人生平以绘画、书法名家,故其文学创作不显。此本收录其书简、序记、铭箴等,于论明、清之际的史迹以及艺术家之生平,皆为基本材料。
本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是研究魏晋风流的基本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纵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本书为明刻本,辑录多家评注,亦可见明人之习。
本书作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其学,时称为“梁五经”,本集为其诗文集,共计十卷,附录一卷。于元明之际之学术流变、社会变迁等史实,皆有可供参考者。此本为清乾隆刊本,虽去作者时代较远,然校订颇精。
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