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是元好问诗文集,最初由严忠杰在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编录成集,张德辉类次,前有李治、徐世隆二序,后有杜仁杰、王鹗二跋,诗文共四十卷。元刻中统本《遗山先生文集》收诗1280首,编为十四卷,只分体不编年。这是最早的遗山集,也是元好问诗歌在后世得以流传的第一文本和载体,它确定了遗山全集系
经学为我国传统学术的核心,是专家学者探求的高深学术,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经学的基本文本,范围代有变化,自五经、七经、九经、十二经,至南宋为十三经,经典范围由此确定。对十三经的解说,以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极为著名,汇集了唐宋官方认可的解经版本,是传统读书人研治学问的基本的读本。但《十三经注疏》以宋及以前之
本书是冯其庸先生在庚辰本《石头记》的乾隆抄本影印本上的手批本,批语系作者亲自以朱、蓝双色用毛笔行书书写。批语重点是在揭示此抄本的特色,以利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
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则不能没有鲁迅——他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新文学,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表现对象,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新的高峰,而巅峰之上的领军便是鲁迅。相对时代和民族,鲁迅都是超前的,其作品中蕴藏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我们在继承这笔文化遗产时并不轻松。反复研读鲁迅的经
《史梦兰集》的整理以《止园藏书》及史氏部分稿本、钞本为底本,以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馆藏本为参校本,再辅以其他材料,对史梦兰的著作进行专业性的校勘点定,共收录其重要著作15种,其史料价值极其丰富。
我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最初只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在各种手抄本版本中,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最为完整地保存了作者原文,脂砚斋批语也最多。此次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依据的版本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庚辰本,同时配以清代最为人称著的改琦的《红楼梦人物图》50幅。整套书分为两函十二册,采用宣纸双色线装。
晚清小说期刊辑存
《国朝文类》,元苏天爵编纂。明以后改称《元文类》,遂沿用至今。本书是元朝诗文选集,共收窝阔台时期至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佑时期约八十年间名家诗、文八百余篇﹐按文体分作四十三类。元朝官方称该书“虽文字固富于网罗,而去取多关于政治”,把它与姚铉《唐文粹》、吕祖谦《宋文鉴》相比。书中收录之《经世大典序录》,对研究元代史事尤为
《明文衡》,明程敏政编。全书编次依《玉台新咏》体例,分为三十八体,包括代言、赋、骚、乐府、琴操、表笺、奏议、论说、解、辩、原、箴、铭、颂、赞、策问、问对、书、记、序、题跋、杂著、行状、神道碑、墓志、墓表、祭文、字说等。内容比较芜杂,并多台阁体风韵,颇能反映明初文风。明文在中国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四库馆臣以为,研究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