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不同行业部门和大众的需求,创建面向规划决策的地理国情服务体系框架,结合实例系统说明地理国情服务的体系、产品和模式,旨在为科学进行地理国情数据综合统计分析、实现地理国情的社会化应用,以及知识产权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本书共分为5个部分:*部分提出地理国情服务的概念框架(第1章);第二部分内容为地理国情综合统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艺术瑰宝,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及防治》针对莫高窟面临的主要风沙危害问题,以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系统论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揭示了莫高窟风沙运动规律,研发了防治戈壁地表风沙流新技术,试验成功了滴灌技术生物固沙,明确了水分、根系、沙尘、盐分等对石窟的影响,阐述了防护体
《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辑的关于考古学和古代东方文明研究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以中国东方地区和东亚地区考古学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14集收录18篇研究论文和3篇调查、发掘报告,内容涉及聚落考古、动植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L安?W研究》爲陝西師範大?W國?H?L安?W研究院主?k的專?I?W?g集刊,此爲第三輯。本輯分爲“?L安?W?c?L安?W者”“典籍?c古文字研究”“古代?v史文化探討”“《陝西通史》修訂本樣稿?x刊”“書?u”五個欄目,對於促?M“?L安?W”?W?g探索?c?l展具有重要意?x。
本书是量化历史研究的专业性辑刊。本辑内容涉及民国时期农村借贷的利率问题,传统中国激励制度和信息制度以及大分流的缘由研究,李约瑟之谜与东西方分途,中东世界为何衰落,全球不平等的过去和未来,打开金融稳定的钥匙,新历史计量与历史自然实验,群体、地理与中国历史等。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量化历史研究的**成果,论述规范,颇具学
《宋史研究论丛》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创办的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学术论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学术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主要刊发宋史领域学术论文,兼及辽夏金元史。此为第21辑,收录30篇学术专论,分为宋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献与考证、史学与地方社会、金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15年度考古报告集。收录考古报告30篇,包括有汶川龙溪寨遗址、茂县安乡遗址、丹巴蒲角顶遗址、盐源皈家堡遗址、会理饶家地遗址等新石器时期遗址发掘材料;2015年盐源盆地考古调查发现6处新石器时期至大理国时期遗址;新都二中遗址、郫县天台村遗址“万达广场”地点、西华大学古遗址等宝墩文化至十二桥文化
《锦绣广西》融入全新互联网数字媒介扩充阅读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服饰特色。《锦绣广西》分为裳识、民俗、匠艺、游食四个部分。裳识部分以服饰、纹样、织锦、刺绣、配饰为线索,介绍了广西各少数民族服饰;民俗部分以传统节庆、民间传说、风俗为线索,记录少数民族地区婚丧嫁娶、鬼神信仰、风俗传统等方面的内容;
《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现为CSSCI来源集刊。创办20余年来,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下,产生了良好的学术效应与社会影响。《民国研究2018年春季号总第33辑》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力争成为海内外民国史
本书稿分为三部分,共九篇文章。专题篇聚焦港澳地区青年政治观的研究,针对青年运动中出现的民粹主义现象,聚焦其产生原因的分析,从价值观的核心、教育与变迁不同方面,聚焦于香港青年国家认同观的影响因素、公民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关系辨析与澳门青年世代政治价值观历史阶段等问题的研究,以建构价值观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方法对策。港澳经济篇,第
《当代港澳研究》是目前国内一份公开发行的港澳研究专题刊物,也是早创办的港澳研究学术刊物之一。刊物由国内港澳研究的主要学术机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办,集中刊载有关港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以及港澳与内地合作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充分反映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是港澳研究及实
集刊内容:一部大运河史,即半部中华文明史。大运河开挖、畅通与衰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运行与发展轨迹。本集刊主要刊发以运河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包括运河开凿与疏通、运河区域经济发展、运河城镇与商业、运河区域生态环境变迁、漕运制度、运河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文章。集刊定位:本集刊拟发表国内外运河学研究有影
《唐宋历史评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刊物。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周秦之变以后再次经历重大社会与文化变迁的时期,魏晋以来相承之旧局面,赵宋以降之新文化都在此时期发生转变与定型。唐朝以其富强,振作八代之衰,宋代以其文明,道济天下之溺;唐宋并称,既有时间上的相继,又有文化上的相异。唐、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本书汇总编辑1978年至2018年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变迁,按时间顺序排列,总结
《潮学集刊》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青年委员会承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面向海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年刊。主要收录符合当代中国学术规范,遵循本学刊《文稿格式》的有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高层次、高水平研究成果,欢迎国内外学术界同人踊跃赐稿。《潮学集刊》(第六辑)收录潮学研究学术论文17篇,论文内容涵盖海上
深圳作为勇于改革创新的城市,作为崇尚平等和包容精神的现代移民城市,作为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城市,30多年来始终秉持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形成求学问道的学术追求,逐步培育出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群体。《深圳学人访谈录(第1期)》将2016年度“深圳学人”系列访谈结集出版,全面深入地介绍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18位深圳学人。
本书为张海鹏的学生为庆贺其八十华诞而组织编写的文集,主要收录每位学生近十年来的一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卷首是张先生学术自述,书末附张先生自订年谱。张海鹏,男,1939年5月生于湖北省汉川县。1964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系。1964年8月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后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79年评定为
魏晋玄学及其玄化风尚,是文、史、哲等多学科学者长期集中研究的课题,而本书“正题反作”,力求对当时反玄风思潮加以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其中,既有以往学界曾深耕细作,具有丰厚积累的学术领域与课题,如魏晋玄学与玄风、士族社会家学门风等问题;也有一些学术积累相对较少的论题,如晋宋之际北府地域学术群体与门第寒微学术群体的兴起及其
西非内陆国家马里共和国,是非洲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古时代,曾是加纳、马里、桑海等王国的中心地区。位于尼日尔河内河三角洲的多贡高原,是世界罕见的丹霞地貌奇观,世代居住于此的多贡民族积淀了著名的多贡文化,是自然与文化兼备的“双料”人类遗产。在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后,马里于1960年正式建立共和国。独立以来,政局较稳定,对
赤道几内亚自独立以来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密切,商业往来频繁,而有关赤道几内亚的系统性资料贫乏。本书隶属于新版《列国志》丛书,主要详细、全面介绍了赤道几内亚的国土、人口、历史、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读者了解赤道几内亚的风土人情、政治外交提供较为翔实的资料。本书编者凌云志,衡阳师范